千年密印背后的红色经典秘密

宁乡沩山,是湖南人的“小西藏”,山水辉映,风景娟秀,常年云遮雾绕,堪称人间仙境。位于沩山腹地中的千年古刹密印寺,是我国佛教南禅五大宗之一沩仰宗的起源地。这里终年古树繁茂,寺外茶场千亩,绿意嫣然,寺内香烟袅袅,梵音阵阵,令人清心忘俗。

与毛泽东

说到这里,宁小妃不由得要追随一下,伟人青年毛泽东在宁乡县沩山乡的密印寺探索救国之路时留下的痕迹。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主席说:“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要好好保护起来”。毛泽东与密印寺结缘,自然是1917年暑假游学期间。那次,他在这里一住三天两晚,还与方丈两次长谈,可见“缘分”之深。这种缘分一直延续解放后,虽然没有机会再上沩山,他却关爱着这个地方。

禅院背后的题词

1917年暑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偕同萧子升走出书斋,漫游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他俩一把雨伞,一个布包,剃发光头,从长沙出发,先行前往沙田何叔衡家中,后慕名拜访密印寺,在黄昏时分,二人来到了密印寺山门。二人对门口小沙弥说:“我们是为乞讨而来的。”小沙弥说:“乞讨与佛门本来就是一回事。”便让进寺院。二人提出要谒见方丈,小沙弥见是求乞的,便婉言拒绝。毛萧二人递进名帖后,主持见“毛”字寥寥数笔却占三格,“萧”字洋洋上十笔却拘于一格,认定毛泽东非同凡人,破例接见,并开素筵共进晚餐。

毛泽东留宿的床

青年毛泽东就是在借住密印寺期间悟出了救国救民的大道理;经过毛泽东与方丈纵论深谈了两天三夜,毛泽东也由密印寺之行感悟:“救国救民在于找到大本大源,而大本大源在于工农大众”。

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还曾感触深厚的谈及此事;

毛泽东于1937年送给丁玲的《归国遥》被认为是针对沩山的写实之作;

1956年,毛泽东亲嘱宁乡县委书记张鹤亭:“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要好好保护起来。” 从密印寺山门进入,正对面的一座大殿就是万佛殿,说是万佛殿,其实殿内佛像何止一万。大殿四壁镶嵌12988尊佛像,堪称天下寺庙独一无二的今古奇观,正在申报吉尼斯记录和世界文化遗产。

据说在这众多的佛像中,有一尊佛像是纯金打造(另说十尊),若能辨认出来则因缘殊胜五福加身。相传毛泽东留宿密印寺时曾有缘指认出来,冥冥中深藏玄机。

与刘少奇

1918年9月,另一位伟人刘少奇随笃信佛学的族叔同游密印寺,万佛殿之雄伟神奇,令青年刘少奇赞叹不已。

听完小妃这精彩的伟人足迹,

是不是有一种立即想跟随毛主席的脚步的冲动,

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当时伟人救国的历程,

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

这是一场红色游学之旅

一次忆苦思甜之行

一次感悟伟人成长历程的难忘之行

一起学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精神

过一个最有意义的红色文化之旅!

相关推荐:

“中惠旅沩山温泉山庄”位于湖南长沙(宁乡)沩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AAAA密印景区内,依偎在千手观音的怀抱,拥有客房:套房200多间,30桌、50桌宴会大厅各一个,豪华包厢17个,大小会议室9间,能同时容纳500多人住宿和1000人就餐,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宁乡沩山及 周边最大的、最高档的会议、住宿、餐饮以及拓展训练活动接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