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部门加强抗旱气象服务工作

市象气局工作人员深入中旗草原进行土壤测墒

2018年,巴彦淖尔经历了“去冬无雪、今春无雨” 的干旱天气。据气象资料显示,今年春季全市各站点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1~7成,至6月20日,我市第一场透雨仍未出现,已比去年晚90天。加之今年巴彦淖尔市高温天气出现较早,气温异常偏高,进一步加剧了旱情,尤其是乌拉特草原降水量为近20年最低值,牧区植被长势极差。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灾情出现后,市气象局加强与政府的联动响应,及时启动了应对干旱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各单位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加强对干旱灾害的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及时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成为各级政府抗旱救灾的重要依据。市县两级政府也迅速启动了旱灾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加强灾情审核和统计,严密监视灾情。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为更好地向政府和各相关单位提供科学准确的气象决策信息,旱情发生后,市气象局及时组织调查组实地调查旱情。调查组利用两天时间,行程1000余公里,深入乌拉特草原腹地,采用土壤测墒、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取样22个点,分别在10、20、30、40厘米取土进行土壤相对湿度分析。同时深入牧民家中,了解生活及牲畜情况。调查完成后,利用高分卫星分中心优势,市气象局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务人员,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天气气候形势,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为市政府提供抗旱救灾依据。

与多部门联合会商

与此同时,根据近期天气形势,气象部门会同农牧业局、林业局、国土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抗旱救灾联合会商,会议就防汛、抗旱、农业生产、地质灾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做了针对性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气象部门要做好套区防雹作业和牧区增雨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尽力缓解草原旱情;新闻媒体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其他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做好防汛抗旱应急工作。会议还就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强化联系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工作能力等工作进行了研讨。

提前谋划人工增雨

为在有利天气来临之时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形势,市气象局积极做好人工增雨准备,并提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做好人工增雨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责、团结协作,抓住时机全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缓解我市旱情:气象部门进一步做好降水天气监测预报工作,主动向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天气形势,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农牧业、林业部门提前做好草籽调动、飞播等工作;各旗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组织气象、公安、交通等相关单位做好人工增雨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作业设备、弹药调运及车辆人员到位,强化安全保卫工作,保障人工增雨作业顺利开展。

据悉,在6月23~25日的降水天气期间,我市气象部门提早谋划,科学部署,共开展地面增雨作业4点次,燃烧增雨烟条11根;防雹作业12点次,发射防雹炮弹462发。中旗中部降水量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对旱情有一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