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骂,听我说,”公式相声“就是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相声“!

这几天,“公式相声”火了。想必小伙伴们都知道,东方卫视的《相声有新人》节目中,一对交大博士夫妻的“相声公式”可火遍了网路,在被淘汰之时,也当面怼起了郭德纲,有一种“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意思,让小编看的也是一股“莫名之火”涌上心头,选手中竟有如此傲慢、无礼、自大之人。

喝了口凉茶压了压心火,上网搜索了这对夫妻的背景资料,原来李宏烨也为天津人,在2003年入交大之后,入了交大相声协会,读研读博之中,一直未离开自己的协会,读博期间,因对一些课题有分歧意见,在家闲了2年,直到29岁读博第6年拿到博士学位。14年的他们原创的相声剧《学长》在交大进行了专场演出,并获得了成功。如此一来,李宏烨对前景更加充满了期待,并有了转行的念头。在节目上,郭德纲进行了“相声理论”探讨,屡屡抛出“永动机”、“镜面反射”、“情景重现”等包袱,说传统相声“要么天天说老段子,要么抄袭网络笑话,要么唱太平歌词“并在表演结束后采用自己的“行话”与郭德纲探讨“相声理论”。并赠送了郭德纲《相声的有限元》等三本”著作“,并展示了印在上衣上的”复杂“的”公式“。

想必看了这节目跟小编心情一样的小伙伴不在少数,但这对夫妻在引起网友众怒不是并无原因的。小编来与大家分析分析,尽管李宏烨在后来微博上进行了事情的澄清,他与郭老师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当然也不排除节目组为了收视率而采用”断章取义的剪辑手段“而博人眼球,但我们所看出的成品节目中,这对夫妻的所有表现是对得起网友的”愤怒“的。

强调的身份与划不上等号的举止

小伙伴们都有看到,登台时(包括以前的演出录像),首先开场白”我们是来自交大的博士夫妻“云云,既然你说相声,请问与这个”博士夫妻“头衔有何关系?想必大家都心里了解,再者也是衬托后面的通过详细”演算“的”相声公式“以及“永动机”、“镜面反射”、“情景重现”这些专有名词,证明了他们的”公式相声“的科学性及专业性。言下之意,平常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相声则是跟不上时代的,都是”炒隔夜饭“的,”低俗的“,是逐渐要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的。

好吧,小编承认你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但在节目中,屡屡口出狂言,面对淘汰,有点”气急败坏“的用手指着郭德纲理论,小学生都知道,这种行为可是犯了礼仪大忌,是对人的极其不尊重。面对淘汰,如此之举,请问能配的上”交大博士“这个头衔?是不是也映射了狂妄自大、目无一切的心理?

郭德纲虽然称不上”大师“,也是草根出身,有些相声”部分段子也充满低级趣味“,但他的相声是大家喜欢的,在这个节目中,郭德纲面对李宏烨的步步紧逼,也体现了应有的风度。

公式化创造的快乐终究是一个笑话

不得不说,”交大“这次是背锅了。正如网友所言:读了6年的博士,最终研究出了这个伪命题,不知道是交大的悲哀还是含辛茹苦培养他成人父母的悲哀。

相声是一门艺术,主要是来源于生活的积累,进行艺术的创造,研究观众的喜剧审美而创作出来的,岂是一套公式就能完全复制出来的?同样出身上海交大的脱口秀演员史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谈到李宏烨的‘公式相声’和相关理论,我认为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因其研究对象多为交大在校生,样本太小且单一,因此在理论指导下的喜剧创作很难契合普通观众的喜剧审美。第二是因为交大创作的相声几乎都是对口相声,从素材库归纳出来的理论只能在对口相声的范围成立,无法套用到单口相声上”。

通过如此复杂的研究以及出版相关书籍,在小编看来,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如同学术垃圾论文般的素然无味。试问:如此的研究,是创造出更多的”公式化相声大师“还是”为人民的喜怒哀乐“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想到了公式化论文、自动小说创作软件等等,但最终呢?还是被现实唾弃。相声是一门艺术,也是这对夫妻的共同爱好,何不去仔细去研究历史上相声大师的精华,融会贯通,取长补短,提炼生活,创造出自己的脍炙人口的相声?或者是专于自己的专业研究,为我国的材料学添砖加瓦。耗费大把时间研究如此不合常理的研究,令人遗憾。

不过,在央视财经频道一档鼓励创业的节目《创业英雄汇》上节目中,这对夫妻同样登台,合说了一段相声,却得到了现场专业投资人的投资意向,并获得了200万的投资。网友如此说到:不久的将来,相声电脑街机将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不开心,投个硬币,一段属于自己的相声由电脑生成出来,不知道到那时,”数码味“的相声不知道能不能激起内心的快乐?

我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不接受新的事物就是文明的倒退,但有的东西是历史、生活精华的沉淀,正如艺术,是历史的积累,是取自生活,缺少了传统的传承,靠”半道截胡“来”博人眼球“,是建在沙滩上的房子,经不起时间和自然的考验,终究会垮。

以上仅代表小编的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