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小绵羊”好孩子,为什么成为西方的问题孩子?

引 言

犀利、有料、中英文都好……

上一季的Nini对话美高招生官系列,

让大家对北京大妞Nini印象深刻!

今天,Ni说第二季开始啦!

主打国际教育“关键词”和实操方法,

很多人问,什么样的孩子受国际教育者的欢迎?这个问题不妨逆向想想,什么样的孩子受中国教育者的欢迎呢?

你可能会想到一些关键词:听话、懂事、孝敬长辈、学习认真……

同样,一说到国际化,也有一些关键词,可能超出我们传统的认知。今天先说一个:Self-advocacy,自我拥护

什么是自我拥护

自我拥护是什么意思呢?简言之就是为自己争取权利、为自己站台的信心与能力。小到向愤怒的领导说明一次迟到的原因,大到光明正大地和朋友竞争学生会的席位……

Self-advocacy能力在国际教育,特别是美国社会,几乎是基本的必备素养。

美国人认为,没有人是完美的,不存在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成年人。老师会犯错、学校会出错、老板会犯错,父母也会犯错。没有谁是永远正确的。当你在别人犯错的时候,能够站出来维护真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关键时刻不仅可以争取到利益,还能推动社会进步。

缺乏Self-advocacy,会被定义为“认知残疾”。

但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我接触到的很多孩子,他们一见到成年人(尤其是老师),就会很害羞、不主动说话,甚至有些活动跟他的时间有冲突时,他也不敢提出来。

人在面对比自己阅历丰富、职位高、年龄大的人,通常会有点胆怯,所以社交的勇气一定要从小慢慢地锻炼培养。有些家长临近面试,非常着急,逼着孩子主动交往;常常是孩子还没说一两句话,家长急得说了好几分钟,让孩子觉得自己反正不如爸妈有能力,而且父母什么都安排好了,根本没必要主动踏出“舒适区”。

沉默的孩子身后,常常站着一位能说会道、特别能干的家长。

如果你认同Self-advocacy很重要,希望孩子在国际上顺利开心,不如想想如何从小为孩子赋能?

远离“小绵羊”的三条攻略

让孩子多一些主见、勇气和表达能力,远离“小绵羊”一样的隐忍顺从,家长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言语上已退为进,尊重并欣赏孩子。这听上去很容易,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实际上,家长往往因为爱而“过度教育”。比如,孩子还没反应过来,家长马上命令式地说:“快喊阿姨!” 而不是把权力在形式上交给孩子:“这是xx阿姨(先平等地介绍对方),你想打个招呼吗?(询问孩子意愿)”

我们每个人打小就是天生的self-advocate(自我拥护者)。婴儿时期有什么不爽,我们会用哭来非常直接的表达。但是后来,你会发现有的孩子遇到问题,或者自己有什么愿望,会宁愿在心里忍着不说,不敢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改变现状。

追根朔源,很多孩子在表达意愿的时候,家长会采取一种负面的态度。不听孩子说,或者试图用自己觉得正确的观点来纠正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继而发展到在其他的长辈面前也保持沉默。

家长在形式上退一步,让孩子感觉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孩子会更愿意说,更主动地思考问题。

第二,生活上以退为进,让孩子学习处理问题。

很多缺乏Self-advocacy的孩子,是因为被家长照顾的太好了。

孩子在生活上不需要主动为自己规划和争取,家长已经承担了绝大部分。在生活能力上“退化”的孩子,也容易变成小绵羊,因为他们在家里太舒适,不需要为了生活的基本事务去操心和争取。从吃饭到洗澡,大人们都让着孩子;孩子也不需要因为错过了时间,而受到任何惩罚。

等到孩子到了英美的寄宿学校,需要和同伴竞争资源、需要承担错过时间就吃不上饭的代价,他们会变得缺乏竞争性:不懂得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让对方让一下;让同龄人帮个忙。

第三,帮助孩子建立思考逻辑,避免情绪化表达。Self-advocacy不仅是一种发声的勇气,更是发声的智慧。它和情绪宣泄、得理不让人、胡搅蛮缠不一样。

孩子既要表达自身需要,同时要有逻辑和思考,能够成功影响他人。

但家长有时候因为爱,会变得没有逻辑。比如,孩子不小心撞到桌子上,一些家长会拍着桌子说:都是桌子的错,打他打他!

但这真的是桌子的错吗,还是孩子忽略了危险因素?当家长无意识的避开逻辑推理,选择情绪化的安抚or责备,孩子在未来遇到情绪上的问题,也会变得缺乏逻辑,只会乱发脾气,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维护自己。

Self-advocacy 需要就一件事主动、有逻辑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既不胆怯回避,也不暴跳如雷。这对于成年人也是一个挑战。

在我们很多人的成长中,并没有学会该如何培养Self-advocacy。要给孩子做好的引导,自己也要慢慢学习:如果跟伴侣意见不一致,除了忍着不沟通,或者大吵一架,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孩子拖拖拉拉,除了吼几句、打两下,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在公司被戏精pk下去,没得到应有的利益,该用什么方式跟老板争取呢!

可以说,self-advocacy是一项伴随一生的重要技能。不如跟孩子一起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