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的爱正在“谋杀”你的孩子,快来解锁正确的家庭式教育

近日采访著名美术教育家郭绍纲先生,谈到孩子的教育,他说:“现在很多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起跑线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补习班,而是在家庭。”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郭老的观点确可谓真知灼见!

现在有的家庭,从胎教开始就去参加各种辅导班。孩子出生后,忙不迭地去上早教班。幼儿园时期就要上提高班,以至于上小学后,很多学校都不讲一年级的课,因为学前班肯定都学过了,否则也通不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孩子一路小跑地被赶着往前走,特长班包罗万象,奥数都成了必修班。孩子们学识越来越多,越来越聪明,加上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孩子们比父母们知道得少不了多少,但是,人们发现,孩子们的发展有些不尽人意,比如礼貌的欠缺、行为规范有待提高、对理想的追求不足,甚至孩子的自杀现象都有所增加。

究其原因,根源恰恰是家庭教育被忽视了;现代式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孩子教育中的最大问题:强迫

作者认为家庭和学校里存在很多强迫行为,对儿童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伤害极大。

强迫的表现形式很多:比如体罚、蔑视、歧视、漠视、骂人、唠叨、呵斥和冷暴力等等。

后果:

1、强迫生效前,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2、强迫有效后。孩子把这个方法学会,去应用在周围人身上。他将因此学不到抑制冲动、控制情绪、沟通交流等高级社交技巧。

3、持续强迫积累,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比如酗酒、吸毒等等。

儿童成功学不可取

在孩子青少年时期灌输以后要赚大钱、当高官,培养孩子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对孩子成长有害,这本身也是一种强迫行为,孩子暂时无法理解这些“结果”。

证据显示,有关爱没有竞争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自我发展。反之则对影响孩子建立学习自信。

过于强调竞争让孩子产生抑郁和愤怒的情绪,自尊心受伤会影响学习动力。

父母给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培养孩子选择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用精心设计的内容去吸引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让孩子感觉学到知识很酷。

尽可能给孩子多种选择:“你自己拿勺子吃饭还是希望我喂你吃?”,要比命令他“快给我把饭吃完”效果好。

让孩子快乐接受规矩:技巧核游戏

“技巧核”指能刺激良好行为习惯的非语言信号。

如果夸奖和批评都是语言来表达的话,孩子不容易记住,可以使用一些辅助物件来提醒孩子。

比如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家长可以写一个鼓励纸条,或发一个勋章。

当学生上课走神时,老师不直接批评,而是打开或关闭他面前的一盏灯。

可以多尝试类似的“良好行为管理游戏”,目的是影响人的心理从而强化正面行为。这比批评、责骂、唠叨更好,可以避免进入负面结果选择。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得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所以家长们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做好孩子榜样的同时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