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全市政务服务“一网、一门、 一次”如何实施?本文带你看懂

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出台《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地各部门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目标和6条30项重要举措。工作目标在以下3个方面明确了具体时间节点:

在“一网通办”方面

2018年11月底前,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证通用、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在“只进一扇门”方面

2018年11月底前,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比例不低于70%;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5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2019年6月底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一门通达”,“一窗”分类受理。

在“最多跑一次”方面

2018年11月底前,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成”。2019年5月底前,全市5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做到“不见面审批”,并公布“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

围绕工作目标,制定了6条30项重要举措,分别是:

推进线上“一网通办”专项行动

一是推进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包括完善政务服务门户功能,推行一次认证、全网通行,推广应用“皖事通”移动端,畅通网上咨询投诉渠道4项举措。

二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包括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推出“两级双百”高频事项2项举措。

三是加快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整合对接。包括加快部门自建系统对接、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源头管控2项举措。

四是进一步打通信息孤岛。包括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电子证照共享利用、健全数据安全共享交换机制、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一网通享”等4项举措。

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专项行动

一是变“多门”为“一门”。包括健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整合部门单设的服务大厅、推进事项全部进驻中心3项举措。

二是变“多窗”为“一窗”。包括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推动服务窗口与网上平台集成融合2项举措。

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专项行动

包括减材料、减环节,推进联办事项“最多跑一次”、推进“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3项举措。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服务创新

包括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压缩重点事项审批时限3项举措。

开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评价

包括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2项举措。

建立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包括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大改革保障力度、加强宣传复制推广、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5项举措。

主要特点

1

工作目标明确

《实施方案》围绕打通“互联网+政务服务”阻点和制约,在3个方面、2个时间节点量化要求,确定了2018年11月底前、2019年6月底前在“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3个方面的工作目标,力争通过年内4个月的“黄金施工期”,在2018年底基本实现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2

重点任务突出

为确保“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落到实处,《实施方案》提出针对性的三个专项行动、30项主要任务。为强化落实,《实施方案》包含了“一网通办”专项行动、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专项行动、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专项行动3个任务清单,分别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限要求、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

3

创新举措扎实

《实施方案》凸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推广应用“皖事通”移动应用品牌、“两级双百”高频事项、“不见面审批”服务3个亮点,破解系统整合对接、“一门一窗”服务、推进联办事项“最多跑一次”3个焦点,化解审批事项多、办事环节及材料繁、审批时限长及效率低3个难点,力争提升“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效,提高我市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