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千万美金投资美国租衣平台 共享衣橱“星火”能“燎原”吗?

“共享衣橱”是一个并不新鲜的概念,从2009年开始,硅谷就出现了第一家对外出租礼服的项目——Rent the Runway。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和执行副主席蔡崇信通过蓝池资本又对这家美国租衣平台Rent the Runway(RTR)投资了2000万美元。

共享衣橱模式诞生以来,此前,国内多家租衣平台都未熬到“出头日”,陆续停止运营。整个租衣市场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静默状态。

因而,此番投资对国内并不景气的共享衣橱来说可谓是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服装行业中,天性爱美的女性一直都是服装消费的主力群体,女装也在服装行业中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但俗话说“女人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女性对衣服有着喜新厌旧的态度,每件新衣都面临着从“宠妃”到“废妃”的悲惨命运。基于此,一种新的服装购买方式——“共享衣橱”悄然来袭。

共享衣橱在模式上大同小异,其核心就是租借。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在共享衣橱的平台上交费成为其会员,然后在这些共享衣橱平台上选择每次租借的衣箱,依靠快递的往来输送,实现衣服更换,这就是衣橱“共享”的含义所在。

此次对美国租衣平台Rent the Runway的投资,并非阿里在时装租赁平台的首次尝试。2017年9月,阿里作为领投方之一,投资国内女装月租平台“衣二三”。此前,双方曾展开合作,“衣二三”接入芝麻信用平台,芝麻信用分600分以上的租赁用户,即可免付300元押金。对于阿里来说,除却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此番重金投资,无疑也是借此来完善其在租赁业务上的布局。

据公开消息,Rent the Runway成立于2009年,主要做礼服服装租赁,2016年起开始转型增加日常服装租赁服务。在阿里此次投资前,Rent the Runway已完成E轮投资。曾分别于2010年获1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1年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2013年获2440万美元C轮融资,2014年获6000万D轮融资,2016年获6000万美元E轮融资,在获阿里巴巴此轮投资后,Rent the Runway融资总额约1.9亿美元,公司估值预计也会突破8亿美元。

在Rent the runway上,用户可选择按零售价10%左右价钱单件租赁。衣服可以随时更换,平台方会承担邮费及干洗费用。除价格优势外,针对用户在试装上的物理空间体验区隔,Rent the runway在2016年还开办了线下体验店,支持试衣和租赁,线上线下联动来提高用户粘性。

让奢侈品像快消品一般流通,时常有新衣服穿又不浪费,对于本身日常没有能力购买高端品牌的女性用户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目前,国内类似Rent the Runway的共享衣橱也有不少,但整体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我国,共享衣橱燃起的“星火”究竟能否“燎原”?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将从共享衣橱国内外公司融资状况、盈利模式两方面对共享衣橱进行盘点,并分析共享衣橱行业现状及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我国女装市场以零售额计算由2011年的4117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3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5%。预计2020年我国女装市场的零售额将达13996亿元。2011年至2015年,女装平均消费由730.1元增加至1261.8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预计2020年我国女装平均消费将达2,368.7元。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及女性经济能力的提升,加上淘宝、天猫、京东的花式营销,女性在服装上的花费只会“越来越多”。

正所谓,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女性与生俱来爱美的需求,对着装的要求较高,更换也相对频繁。服装租赁恰好以较低的价格满足了女性对高端服装的需求。

在被“共享经济”轰炸的近两年里中,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东西,其实不一定要占有,与人共享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比如,骑一辆共享单车去地铁,去咸鱼上卖掉不用的耳机,通过Airbnb共享一个房间。借着共享经济的浪潮,教育了市场,消费者对共享租赁的认知在不断提高。目前市场消费的主力的交接棒已经递到了85后和90后身上,他们思想观念观念开放,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比较高。

充电宝、雨伞、篮球、甚至健身房都在纷纷被“共享”。那么,照理来说,共享服饰应该也不是问题。

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认为是一种新业态,很多东西可以共享,但并不是每种都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而衡量发展的标准就是到市场上检验,“如果只靠烧投资人的钱是不可持续的,有用户觉得有用的产品、服务才能支撑公司的发展”。

“衣二三”刘梦媛认为“共享衣橱”是未来的大趋势,衣食住行四个领域中另外三个方向都已经产生了共享经济型的独角兽公司,服装共享也是这两年资本市场在追逐的热点。而且共享衣橱和日常购买并不冲突,以衣二三为例,其实是站在了共享经济和新零售的交汇点上,通过租赁试穿的模式,使得产品抵达消费者,“衣二三”其实在做对传统电商购买行为的解构,会员制时装月租平台将会是服装电商未来的重要方向。

“共享衣橱”行业另一家公司女神派CEO徐百姿同样认为,女性着装有其痛点:现代女性衣橱里有八成衣服穿了不到5次,共享衣橱能低价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减少了污染和浪费,更为环保。至于这种模式能否推广,关键是提高运行效率,提高衣服的流转。

近年来,“共享衣橱”模式一直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一方面,借着共享经济的风潮在不断获得投资。但与此同时,其商业模式转变本身又似乎存在悖论。

“目前国内二手物品文化并未,用户还没有习惯去网上‘租‘东西,尤其是衣物这种贴身的品类。”创业者们亟待解决这些行业痛点:

成本问题

共享衣橱经营模式中,衣服寄出和寄回的费用都由平台方负责。快递成本是其中一个重要支出,如果一个月30天中消费者每天都在不断寄还衣服,单是快递成本就需要200元左右,平台方将入不敷出。一位租赁平台负责人说,“而这部分成本又是硬性支出,在不提高租赁费用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快递服务质量,更不要说衣服的质量了。”

观念问题

尽管国内共享经济市场一片火热,人们也逐步接纳“共享”的新兴生活方式,但是共享衣橱的理念并未得到大众的青睐。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衣物一直在私有化的范畴里,和他人共享衣物在卫生和心理上都存在障碍。对于长时间与陌生人共享同一件衣服这件事,很多女性无法接受。即便是已在美国获得初步成功的Rent the Runway,也是从使用频次较低,价格昂贵的礼服租赁起步,慢慢地扩展到日常及无限换衣系列。

供应链把控问题

目前,租赁平台上的每件衣服大概会流转20-30次。衣服的多次流转,消费者对衣服的卫生存在顾虑,且服装属于非标品,款式繁多,同一款式还分不同的尺码和颜色,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库存管理和选品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战,如何在把控库存成本和满足用户需求之间寻求平衡,适用服装按月订阅且无限次更换的模式,考验着供应链各环节的把控能力。

互联网时代,共享的概念在越来越火爆。在“共享经济”背景下,新型共享模式的共享衣橱,思考产品和服务才能支撑后续发展,共享衣橱究竟能否共享“美丽”,一切仍待市场来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