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宝天曼发现千年榔榆小种群

日前,内乡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大块地保护站工作人员野外巡护时,在所辖的七林沟林区发现一处千年榔榆小种群。此种群由4株巨大的千年榔榆组成,胸径都在80厘米以上,最大一株达到138厘米,树高20余米,4株枝干呈发射状直插云天,气势非凡,树冠宽广饱满,生长非常繁茂健壮,投影占地面积有千余平方米,据保护区技术人员估测树龄都在一千年以上,在保护区发现此种群,实属罕见。

榔榆(拉丁学名:Ulmus parvifolia Jacq),榆科榆属,落叶高大乔木,别称小叶榆,灰色树皮常剥落成不规则鳞状薄片,露出红褐色平滑内,因此又俗称光兜榆。当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无毛;叶质地厚,叶面呈深绿色,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稀卵形或倒卵形;花果期秋季8-10月,聚伞花序,翅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分布于我国华南和华中广大地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适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原、丘陵、山坡及谷地,喜光,耐干旱,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上均能生长。

榔榆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枝叶细密,树干略弯,树皮斑驳雅致,小枝婉垂,秋日叶色变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抗性又强,是庭院、厂矿区绿化选择的极佳树种,萌芽力强,又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种。千年榔榆小种群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多年来致力科学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充分展现了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它将对保护区植物演替、植物区系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具有极高的科学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