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没有名字的城,只存在于一代人的记忆中


嘉峪关向西100公里有一座叫做低窝铺的火车站,这里人烟荒芜,身后就是广漠的戈壁,却是每一趟经过嘉峪关向西的火车必停的站点。404城,一个看似没有什么具体含义的字符串,却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身后这片广漠戈壁中雪藏着当年共和国自强的巨大动力,也把核城刻进时人记忆中。


404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称号,这里的人们习惯将它称之为核城。核城,顾名思义就是造出原子弹的地方。1958年开始,政府就将把国内各行各业的高手调来这里,于是在这个不足2平方千米的地面上聚集着代表当时国内最先进生产力的专家、技工、厨师。他们在这里搭建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也造出了第一个军用核反应堆。作为当时的最高机密,你不可能在地图上找到这么一个地方。
由于长时与外界隔绝,加上地方不大,人们彼此熟识。第一代来这里参加建设的人老了,他们在这里住了下来,安了家,甚至死后也被埋在身后的戈壁之中。这片土地浸润着他们的汗水,见证他们奋斗的青春。

现在核城已经基本废弃了。从一号哨进去生活区,可以看到空荡的街道,废弃许久的房屋,以及长满野草公园。冷战期间,核城的地下整个被挖空,后来由于地面塌陷开始陆续疏散人口,到现在整个生活区已经荒废十几年了。随着第三代核城人从核城迁出开始新生活,只存在于核城人记忆中404城成了“回不去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