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高考過後難開的顏

匆匆那年,高考過後難開的顏

高考終於結束,全國人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進入狂歡季節。怪不得同事說,

這段時間旅遊團報價節節攀高,

總有人想發點橫財,媽蛋!

盡打未成年人的主意!

老天爺也特狂歡,在南方放下傾盆大雨,

好多城市成了澤國。(聽說北方也沒有好到哪去)。

有考生感慨萬分,寫了一首詩

(古代秀才們進京趕考時也會經常秀一秀詩才,

這個優良傳統倒是繼承了下來):

我曾經以為在南方

有套房,有輛車

那生活就很牛逼了

直到今天,這個城市告訴我

還缺條船

你帶上船,我帶上你,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到東部看海

到西部衝浪

到南部去捉魚

到北部去游泳

只要心中有海

哪裡都是馬爾代夫

風裡雨裡

我在南方等你

下場雨,就覺得浪漫無比!

借雨發揮,

或愁、或喜、或怒、或樂、

或閒、或忙、或俗、或雅,

比如:風淅淅,雨纖纖。難怪春愁細細添。

(清代納蘭性德《赤棗子·風淅淅》)

或如: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宋代岳飛《滿江紅·寫懷》)

比如:柳絮風輕,梨花雨細。

(宋代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或如: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代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不老天王張學友唱到:

總要在雨天逃避某段從前,

但雨點偏偏促使這樣遇見。

總要在雨天人便掛念從前,

在痛哭擁抱告別後從沒再見。

雨一下,遷客騷人就異常興奮。

海宸高考那年沒有下雨,

沒法雨中觸情,沒法寫首詩。

莫怪海宸無才,只因雨沒來!

其實當時的海宸:

除了累,還是累。

除了想睡覺,還是想睡覺。

所有的意境都抵不過床的誘惑!

媽媽特地多炒了幾道肉菜,

有海宸最愛吃的酸筍炒魚。

但我沒有胃口。

所有的美味都抵不住疲勞的折磨。

一向沉默寡言的爸爸呷兩口谷燒酒後,

非常沉悶的吐出幾句話:

放暑假去做點小工,掙多少算多少。

要沒考上大學自己還能養活自己,

要是考上了正好補貼點學費。

爸爸總想得很遠,

就是對海宸的學習不自信!

窮人真是志短,連喘口氣的資格都沒有!

解決生存問題遠比精神上的浪漫來得重要!

如今想想,這些年努力拼搏,

就是為了停下來大喘口氣的時候,

不用擔心過不下去。

拼命努力的目標,

就是為了自己哪天想休息一下時,

可以悠閒的泡壺茶而不擔心什麼。

第二天,爸爸就到山裡的工地去了。

其實那時爸爸已經退休,

但那點退休工資,根本無法滿足家需。

為了補貼家用,他白天去接一些小工程,

晚上還去章江打魚,

有時一天可以打十幾斤魚,能賣不少錢。

媽媽說她也不能閒著,

帶著海宸一起去一個工地做小工。

為了海宸高考,媽媽負責照料海宸的生活,

已經好久沒有出去做工。

媽媽和海宸負責搬運東西,

把磚塊和攪拌好的水泥漿,

一擔一擔挑給砌牆的大師傅。

媽媽心痛海宸,總是搶著多幹,

這樣海宸就可以少幹。

後來媽媽回憶說,海宸那時很瘦又很高,

一擔水泥漿幾乎壓彎海宸的腰,

那時看了真心痛,又很無奈。

窮人家的孩子絕對不能驕氣。

沒多久,海宸的肩膀就被磨破了皮,

被汗一浸,火辣辣的痛。

七月份的太陽很毒,胳膊先曬燙,

再曬痛,再曬紅,最後曬黑。

非洲人就是這麼煉成的。

媽媽比海宸更累,身體又不好,

但沒見媽媽埋怨過一句,

反而總是鼓勵海宸,

堅持一下,堅持一下就好了。

一天下來,晚飯也不想吃,

回到家倒頭就睡。

但媽媽還要做飯,還要洗衣服。

到第二天,看到媽媽那麼辛苦,

海宸就不好意思那麼早睡。

窮人的孩子沒有享受的命,

開始學著幫媽媽乾點家務,

煮飯、炒菜,練習生活最基本的技能,

以防自己一旦沒考上大學,

還有辦法養活自己。爸爸說得很清楚,

如果沒有考上大學,就只能去做苦力,

他是不會讓我去復讀班的。

一週後,自己好像適應那份工作,

挑擔走路開始健步如飛,

工作效率明顯提高許多。

有時候想,這或許就是今後的生活了吧。

但媽媽又給海宸提新要求,

要海宸每天回家後,

無論如何要讀一小時的書,

她不希望海宸就這麼過日子,

這是一輩子都看不到頭的日子!

如此勞累之餘,還要看書,

虧媽媽想得出來。

不過,海宸還是按照媽媽的話去做了。

起初拿起書就想睡,但一想到媽媽的囑託,

不忍心讓媽媽傷心,就想辦法堅持一會兒。

堅持一會兒就稍好一些,

慢慢陶醉到書中去的時候,

反而不覺得疲憊。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經常看到深夜。

那個暑假,正好把《紅樓夢》等四大名著看了一篇。

後來,從軍二十多年,

不管訓練工作多累,

自己總能靜得下心來看書,

或是緣於高考那年的鍛鍊。

凡事或許都是這樣,起初總是想得很難,

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反而不怎麼難。

人生關鍵的關鍵不是怎麼想,

而是怎麼去做!一萬次優秀的思考,

都抵不過一次魯莽的行動!

從軍二十餘載,

每每工作訓練很辛苦,不想學習時,

往往就會想起高考那年的打工生活,

再累都要讀一會兒書。

再想起高考那年的苦,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很多苦都是這樣,只是自己覺得苦,

好像天要塌下來一樣,都是自己嚇自己,

其實遠沒有到熬不過去的時候。

今年的《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

讓很多人出乎意料的是,一路過關斬將,

擊敗強勁對手北大碩士獲得總冠軍的人,

是一位其貌不揚的外賣小哥雷海為。

作為外賣送餐員,他和大多數從業者一樣,

勤懇打拼工作繁忙,

但還是會抓住等餐或休息的間隙讀詩。

但工作再忙,也不影響他對古詩詞的熱愛。

雷海為自己也說:“戰勝彭敏幾乎不可能,

但是隻有百分之一分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而他正是付出了這“百分之百的努力”,

才抓住了那“百分之一的希望”。

董卿說:“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

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雷海為什麼能得到冠軍,實現人生的逆轉,

那就是十三年如一日的堅持!

現在雷海為不送外賣了,

從過去的風裡來雨裡去,改為坐辦公了,

榮升為外賣公司的企業文化宣傳大使。

學習再苦,

都抵不過不學習帶來的生活的苦!

高考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