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村全面推行火葬政策,已有80个地区试点,看看有你们村吗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为了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推出了关于火葬的试点方案,并在全国80多个地方展开试点工作,打算先积累经验值,为了以后更好推广。而据民政部发布的《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试点地区涉及全国省级单位6个,地级地区25个,县级地区49个,具体名单如下展示:

80个火葬试点地区

在试点的过程中,火葬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那么既然大家都反对火葬,为什么国家还要推行火葬呢?参照《方案》里的内容,原来国家之所以倡导火葬,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为什么要推行火葬政策?

原因1:治理农村“散葬乱埋”

在农村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村里有人过世了,村民就会在自家地里(有些是耕地)自建坟墓,没有规律,非常乱。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还容易因为散葬乱埋引发村民之间的矛盾,与社会主义倡导的“和谐”相违背。

土葬

原因2: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

对比传统的火葬,火葬的占地面积要少,而且对于资源的消耗也更少。具体点来说就是,土葬要用不少的木材制成棺木,而且为了防止棺木下地后被腐蚀,棺木外面会涂一层又一层的漆,长久如此将会破坏土地资源,也会污染地下水资源,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原因3:整顿农村“厚葬薄养”的风俗

在农村,老人生前薄养,甚至不养的现象时有发生,等到老人过世,就风光大葬以彰显子孙的孝顺。诚然,在农村红白喜事都是头等大事,但是“厚葬薄养”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风气。国家希望借助推行火葬政策,帮助优化改革,改善赡养老人的风气。

农村丧葬

总而言之,全面推行火葬是为了殡葬规范化、生态化,一切都是从人类的长久利益出发。也许在未来还有一种可能,人过世以后既不火葬也不土葬,而是以树代碑,即将骨灰直接葬入树下,做到真正“回归自然”,造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