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派出督导组后,一批保护伞倒了

坦荡的你,开心刷剧的同时,警界有很多人正在感受压力。

6月底的时候,中央决定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全国派出10个督导组。当时我们讨论过,这次行动的重点是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就是说政法系统内的害群之马,已经被瞄上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时局就不难发现,将近两个月过去,督导的压力之下,全国多地公安系统悄然变化。一批人落马了!

中央督导组今年将在河北、山西、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10省市开展第一轮督导。河北是督导组进驻的第一个省份,从7月6日督导组正式进驻之后,河北已经公布了首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例。

据团结湖参考(微信ID:Talkpark)粗略统计,除河北外,督导组将进驻的省市中的河南、福建、广东、重庆,以及不在本轮督导之列的湖南等已经有一批涉黑“保护伞”典型公布,其中主要集中在公安系统。这些案例中,有的干警给催债公司、色情场所通风报信,有的直接入股涉黑企业,有的插手基层换届选举,有的正直干部甚至被逼以自杀来举报。

看完这些典型案例,第一感受是,窝案真多啊。几乎每一个主要干部落马后,都能看到下面跟着倒了一批人。其中有一些案例令人非常痛心。比如本月初有这么一条新闻:为抓罪犯摔成残疾的全国优秀警察被双开。新闻说的是湖南怀化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原政委梁源路,他曾抓住“湘西本拉登”,因为在黑暗中办案从高处摔下,留下终身残疾。他本人的事迹还被拍成影视剧,可以说曾经是公安干警的优秀典型了。他落马后,怀化市对他的通报只透露了一部分违纪违法事实,没有提到涉黑和充当保护伞的问题。

但是我发现,在梁源路落马之前,他曾工作过的靖州县包括靖州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长杨建国,副局长、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飞山派出所原负责人等多名警务人员因涉黑落马。其中县公安局长杨建国入股色情场所,并在每次组织扫黄之前透风报信,提供庇护。当年梁源路在靖州县担任公安局长时,正是杨建国和他搭档担任政委。

类似这样的窝案,在郑州、开封、广东汕尾等地公布的案例中都能看到。以主要领导干部为首,并向中下层干警渗透,这种涉黑往往会在当地形成一手遮天的局面,对当地群众和基层组织的伤害都特别大。

这也给清除工作造成很大阻力,因此异地办案、异地交流也成为此次扫黑除恶常用手段。

开封市监委在查处杞县公安局原副政委王华、公安局治安大队原队长仝运贞、公安局西关派出所原副所长王永久窝案时,就指定由尉氏县监委审查调查,才将这些被群众举报多年的保护伞拔掉。就在几天前,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主持召开全国扫黑办第二次主任会议。会上指出目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需要破解“十个问题”,其中谈到有些地方黑恶势力“保护伞”打击难的问题时,陈一新就表示要推动落实县级公安局长、派出所长异地交流机制,要落实定期轮换任职。

这次专项行动还有个突出特点是面向基层。中央第一督导组进驻河北后,第一批“下沉督导”就直接下沉到了河北正定县、鹿泉区的几个村子,可以说是一竿子插到底了。此外,很多人可能对这段时间公布的“保护伞”印象不深,因为这些典型基本都是县区以下的干部,目前还很少有地市公安系统的正职。

其实年初中央在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时,就已经强调“打击黑恶势力与基层反腐“拍蝇”、脱贫攻坚相结合,就是要重点解决群众身边的黑恶问题。发动群众参与举报身边的黑恶势力,也在全国扫黑办第二次主任会议上成为讨论的重点,会上提出要利用新媒体主动设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议题。

警察执法中发生警民冲突,这样的消息时不时就会在朋友圈看到。我也常常会听到一些干警委屈抱怨:为什么我们的执法权得不到尊重?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但我想如果群众在生活中不时感受到执法不公,不时看到部分警察一边扫黄一边涉黄、穿上制服执法脱下制服涉黑,那人民的确很难树立对这身制服的尊重和敬意。不扫除这些害群之马,伤害的不仅是群众,还有那些真正的人民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