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艺术团要参加“春晚”?他们还宣布:将公益进行到底!

西安航天社区艺术团

关键词

公益演出

在西安南郊航天城,常年活跃着一支由30余名退休人员(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51岁)自发组成的歌舞艺术团,她们有统一的排练与演出时间,个人自费购买服装、道具,除在驻地周围演出之外,每年还自费外出演出10场次左右,足迹遍及省市一些残联、社会福利院、部队干休所等。她们演出不收取任何报酬,在演出的同时还开展义务捐助衣物等活动。这支特殊的社区艺术团就是西安航天社区艺术团。

西安航天社区艺术团 因兴趣而相聚

退休了,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不满足于“三个饱,一个倒”的恬静生活,也不像有些老人那样每天看看孙子、搓搓麻将、看看电视。2015年底的一天晚饭后,航天科技六院7103厂退休职工寇永华与几位退休的航天人在院科教活动中心楼前载歌载舞,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赏,不时有人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寇永华受姐妹们聊天内容启发,心想如果能够把一些有相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既发挥她们的歌舞特长,又锻炼了身体,还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享受,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那我们就拉起一支文化艺术团,这支艺术团的名称就叫‘航天社区艺术团’吧?”寇永华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这消息不胫而走,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广告效应”。大家三三两两分别找到寇永华报名,要求加入艺术团。

开始报名的艺术团成员主要来自六院退休职工,慢慢的,西安航天总医院工作人员的配偶,在渭南工会文体爱好者、退休人员张金荣、原某部队医院擅长舞蹈的退休护士长崔线敏、原某农行退休主任白秋丽、青海石油西安办事处退休女职工段红等外部女性也陆续加入其中。

虽然姐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单位,但是共同的特长却把她们紧紧维系在一起。崔线敏和张金荣主动提出并先后三次自费1500余元购买了3个音响,张金荣、崔线敏、段红担当教练,先后主持排练了“水兵舞”,“今生永相随”,“民族舞”,“新大板城的姑娘”等舞蹈。

队伍扩大 他们将公益进行到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练的娴熟、队伍的扩大,姐妹们渐渐有了到外面参加演出,不断积累演出经验、获得成就感的意愿。为此艺术团团长寇永华与副团长梁淑枝主动与西安市内有关部门联系,带领艺术团参与相关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市区残联、社会福利院、大型活动广场经常可以见到见到她们的身影。

仅今年1至7月,姐妹们就参加了六院安全月教育演出,庆祝三八妇女节演出、庆五一广场演出、西安莲湖区残联义演、西安北大街社区残联联合义演、西安市昆明湖义演、六院广场演唱会,陕西广电大剧场参赛演出、西安清凉寺公园联谊演出、凤县敬老福利院慰问义演等演出活动。

7月21日艺术团一行12人冒着酷暑,自费从300公里外的西安风尘仆仆赶到凤县敬老院,为该院200余名鳏寡孤独老人及敬老院工作人员献上了一台自编自演的舞蹈、独唱、合唱节目,表达了爱老敬老之心,演出结束后,全体团员与该院老人一块劳动、拉家常,并为老人们捐献了数十件衣物。一位高龄老人动情地说:福利院组建10多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在福利院看过这样好的演出。

艺术团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驻扎在驻地附近凤栖东路的新疆军区西安第三干休所,曾邀请艺术团在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前往该所慰问军队离退休人员。200余名离退休干部与家人和工作人员观看了演出。这场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许多耄耋老人激动地眼含热泪表达对节目的喜爱,该所领导高兴地跑到台上为艺术团颁发了写有“军民鱼水情深,歌舞奉献爱心”字样的锦旗。

今年5月,艺术团14人组成演出小分队,前往莲湖区残联参加义演。100余名残疾儿童与成人在残联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观看了小分队的精彩演出,在艺术团演出结束后,数十名残疾儿童拉着艺术团成员的手长时间不松开,舍不得让她们走。区残联给每名参加演出的艺术团团员颁发了“爱心大使”荣誉证书。

航天社区艺术团敢于参加全国省市赛事,曾获全国广场舞陕西赛区二等奖。她们经常在节假日放弃休息为残联、敬老院、儿童村和社区义务演出。省、市电视台、报纸也曾多次报道过她们的感人事迹。为了不耽误排练与演出,姐妹们总是千方百计处理好家务与排练演出的关系,提前做完一段时间的家务事。外出演出前,她们设法把孙子、外孙托付给别人管理,一心一意投入排演。

团长寇永华在赴凤县敬老院慰问演出结束后在外地休养期间,也不忘安排好姐妹们的后续排练演出活动。姐妹们中间还有许多感人的事,但她们从来也不愿谈及。她们说:我们是自娱自乐,不值得对外宣传。

当问及她们今后的打算时,她们表示眼下就是全力以赴,准备参加2019年全国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只要我们还能跳得动、唱得动,就要把公益演出一直进行到底。

文 / 秦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