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孩花8.8萬打賞女主播,背後的原因讓人唏噓!

最近,北京青年報刊登了一則消息。

家住遼寧鐵嶺的曹先生髮現自己的4張信用卡被瘋狂透支高達8.8萬元!他感到很奇怪,卡一直揣在自己身上,怎麼會被盜刷呢?他立即跑到銀行打印出交易明細,通過調查發現,原來這些錢都被8歲的女兒小妍花了,全部打賞給了網絡上的主播姐姐!

曹先生隨後去質問小妍,孩子的回答卻令人心酸:原來小妍的爸媽離婚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後來發現有個主播姐姐長得像媽媽,只要花錢打賞,她就會和自己聊天,就像媽媽和她說話一樣。

這樣的新聞無疑是讓我們心酸的,缺少關愛的小妍會因主播三言兩語的關懷而感動,明知道和主播的感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還會義無反顧的打賞。

其實這天價的打賞,賞的不是錢,而是愛。

01

曾經在微博上,有一位網友分享過自己觀看直播時的感受。

@住在舞駕家的林幾:頭一次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天價打賞主播了。點進去直播間,就會有主播會認真讀你的彈幕,然後叫著你不知道哪年瞎起的眤稱的後兩個字,回答你問他的問題。還叫你早點睡,給了免費小禮物還會叫名字說謝謝,關注了也會叫名字說謝謝,如果打賞夠多了還會加好友私聊。糟了,是心動的感覺。

這個用戶的評論,代表了大多數人看直播大手筆打賞主播的心理。小妍也是如此,她的父母離婚,媽媽不在身邊,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正是因為少了父母的陪伴,小妍才越發渴望關心和被愛,把對媽媽的愛,轉移到了和媽媽長得相似的女主播身上。

每一個人,特別是孩子,都渴望成長過程中有父母的陪伴,希望父母細心體貼的對待,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是能夠被看到的,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可悲的,一點點認可,一些些示好,主播的一句“謝謝”,“早點睡”對於他們來說都彌足珍貴。

都說窮養的孩子容易被誘惑,於是爸媽們努力在物質上、精神上富養孩子。同理,從小缺愛的孩子,將來也容易被甜言蜜語誘惑。

02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感觸非常深……

影片中的女主在出生當天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拋棄,她的母親酗酒、吸毒、在歌廳當舞女,幾乎沒什麼時間陪她。

長大後的女主找到了自己的父親,質問他當初為什麼要拋棄自己,父親說因為當年太年輕、太怯懦。

可是,這個時候他已經變成了別人的父親,有了另外的家庭。他在女主小時候沒能陪伴左右,幾近中年更是身不由己。

這時候,女主面對著多年未見的父親,提了一個要求:

女主在童年的時候被迫獨立生活,但找到生父之後,她同樣想找回那些她從未感受過的來自父親的陪伴。

一個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她想要的並不多,冰淇淋,自行車,芭比夢幻屋,就算時隔三十多年,只要爸爸重新給她,她都會選擇原諒。

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大部分時光是屬於孤獨的,在孤獨裡努力成長,玩一個人的遊戲。

03

王安憶說過,生命不過就是一場記憶。人生很多事,是因為你記得,它才存在的。

孩子成長過程中失去的陪伴,是花千金萬兩也買不回的。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有的父母會說,我也很想陪孩子啊,可是,放下工作養不起孩子,拿起工作又陪不了孩子,你叫我怎麼辦?

其實,現代父母確實很忙,可是真的忙到一點給孩子的時間都沒有嗎?未必。

有一位爸爸在網上發過關於“陪伴”他是怎麼做的,非常值得家長們借鑑。

他在文中寫到:他的工作很忙,免不了會有應酬,但是他的原則是,可去可不去的堅決不去,非去不可的儘量早回家。

很多時候,他都以美麗的謊言為自己贏得陪伴時間。比如在家時,基本上不接家裡座機,凡有手機來電才接。領導、友人邀請外出應酬,常用"不好意思,正好到隔壁市區辦事"來回絕。回絕多了,朋友之間就傳開了,說他經常去隔壁市應酬,很少在本地,約他的人自然就少了。

正如魯迅所說,時間就如海綿裡的水,只要去擠總會是有的。其實,孩子要的並不多,每天能抽出一點點時間來,哪怕只有幾分鐘,能全身心地陪伴在孩子身邊,跟孩子盡情地玩一會兒,他們就能感覺到來自於父母的滿滿的關注和安全感。

04

最好的父母不會缺席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階段。

比如黃磊和孫莉,他們不僅是明星夫妻,同時也是模範父母,夫妻倆只要一有時間都是陪孩子度過的。

過年一起寫福字;

陪孩子們做甜品;

一起看太陽馬戲團的演出;

在大人們看來很幼稚的灰姑娘劇情中,爸爸也甘心做一個永遠不會出場的配角。

從小用愛澆灌長大的倆姐妹,長大後自然也變成了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多多會給媽媽寫信表達她的愛;

妹妹出生後多多擔當起帶娃的職責。

妹妹對姐姐的愛更是熱烈!時不時獻上一個大啵啵兒~

可見,父母的陪伴對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孩子的成長多麼重要!父母的愛與教育滲透在生活點滴,這樣的家庭想不幸福都難啊!

05

❤那麼陪伴孩子,到底陪伴什麼呢?

其實陪伴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相對好做的有親子旅遊、親子閱讀、親子運動等。

親子旅遊:不僅能增長知識,對孩子的能力、情商、習慣、性格諸方面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不一定要走多遠,哪怕和孩子在樓下一起認識植物,都受益匪淺。

親子閱讀:閱讀不只是學知識,更是為了和孩子製造更多的共同語言。

親子運動:運動不僅僅能鍛鍊身體,還會促進人的陽光性格形成。運動對孩子而言基本上屬於天性,家長與孩子一起運動,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陪伴的孩子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① 五歲之前父母都不要離開

如果父母在兒童較小年齡時離開,會影響兒童的情緒發展。如果外出工作不能避免,可以通過縮短分離時程,增加聯繫頻率的方法,減少父母不能陪在子女身邊的危害。比如多打電話,多利用假期回家等。

② 多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比如要去了解孩子在家裡,在學校的生活,多問“你今天在學校裡有什麼開心事兒嗎?”“你最近遇到什麼困難嗎,也許我可以幫你。”而不只是關注“你學習成績怎樣了?”“你最近都還聽話吧?”

如此,通過恰當的學會傾聽和引導,更多的表達親子之間的關心和愛,走進孩子們的心扉,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親密。

③ 表達期望,但不強求

發現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先傾聽,再引導,不要上來就是指責。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對孩子的期待,詢問孩子的具體困難,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但不逼迫、強求。

要積極地通過各種溝通,捲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關注、被接納的,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期待,並獲得支持。一旦家長通過這種方式與孩子建立平等、信賴的關係,孩子就會發展出更多的適應性行為,父母缺席所帶來的損害,也就能大大降低。

哈佛心理學家教授吉爾伯特說:“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快抓緊時間陪伴孩子吧,畢竟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親密時光就那麼幾年,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