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适应新形势不断拓展完善民情直通车制度

近年来,永寿县纪委在推行民情直通车制度中,结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先后融入了领导挂牌接访和手机微信秒拍两项信访举报措施,针对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县纪委及时研究,采取五项措施不断完善民情直通车制度,形成了便捷、管用、有效的信访举报新机制。

一是开通手机微信+秒拍平台。2014年县纪委开通“清风永寿”微信公众号,2016年开通微信+秒拍一键通,在全县各个广场、车站、旅游景点等群众集中场所,张贴“清风永寿”信访举报微信二维码,当群众发现党员干部存在违规违纪问题时,拿出手机随机拍摄,通过关注“清风永寿”廉政微信公众号,利用手机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进行随时随地举报投诉。管理人员接到微信举报信息后,第一时间与微信用户直接交流,对举报信息进行核实和移交。自去年开通以来,收到投诉举报线索26条,党政纪处分7人。

二是实行纪委全员接访。县纪委规定民情直通车每月下访不少于4次,由县纪委常委轮流带队,委局各室干部参与,实行全员接访,破解了下乡接访人员不足的问题。信访室每月初提出当月下访安排,提出下访地点和下访人员,由主要领导审定后分送各常委,下访前将民情直通车下访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信息通过县纪委网站向社会公告,方便群众投诉举报。自开通以来,先后流动办访570余次,跑遍了全县172个行政村,接待群众23700余人(次),受理投诉举报218件,纠正和查处了大量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三是结合运用三项制度。为了既畅通信访渠道,又能及时妥善解决问题,县纪委将“民情直通车”制度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信访听证终结制度”相互结合,切实发挥制度综合优势。县纪委在机关醒目位置设立领导干部信息公示牌,公开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各室主任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和联系方式,并告知即时去向等信息,来访群众自主选择领导向其反映问题,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丰富了民情直通车载体。在处理一些缠访闹访问题中,根据所反映问题的性质,采取公开说明、质询听证、信访代表参与等方式进行公开调查、公开听证,有效解决了复杂缠访问题,提高了群众满意度。2015年,对甘井镇北甘井村反映村干部一些缠访问题,县纪委组织国土、水利、公安等相关部门和甘井镇政府及村上群众代表等人在北甘井村召开信访听证会,现场进行解答,消除了反映人的思想疑虑,终结了信访问题。

四是分类处置信访问题。民情直通车下访中按照“统一接待,分类处置”的办法,对反映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违规违纪问题直接受理,从快查处。对反映的纪检范围外问题,除当面向群众耐心做好政策说明外,加强与政法委、信访局、司法局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进行分类处置。对反映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和个人利益诉求问题分流到信访局办理;对涉法涉诉问题分流到县委政法委办理;对反映矛盾纠纷问题分流到司法局办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纪检、政法、信访、司法“四位一体”的联合处理信访工作体系。

五是丰富政策宣传形式。为了鼓励群众监督举报违纪问题,积极尝试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效果,今年,县纪委将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和五项重点工作的内容及方式,制做成动漫小视频,推送到《清风永寿》网站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同时,还印制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信访指南》、《信访人权利和义务》等资料,在下访中发放给群众,并现场宣传政策,接受群众咨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永寿县纪委 赵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