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准备好了吗?“部编版”语文教材来啦!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文学、文化的载体,是教育改革的"马前卒"。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教材已经经过十多次的改革,这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最彻底的一次改革。上次改革形成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政出多门"的时代将要结束,迎来了教材的大变脸,高考语文总分180分已成定局。

一、"部编版"是怎么回事?

所谓"部编版"就是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科,还有德育和历史。

之前的教材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之所以要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就是因为现有的多版本教材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很难让教师、学生把握、适应、遵循,很难彰显"部编版"的引领、指导、示范作用。

"部编版"教材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不断提升,有助于统一教育思想,统一教学导向,统一考试蓝本。"部编版"语文教材,课文的选编强调经典性、文质美、宜教学、连续性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5年有余,而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最多也就一两年,这充分显示了部编语文教材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是经过锤炼、检验的结果。

二、与以往教材不同,本版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打破传统,先识字教学,后拼音教学。

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师的教学规律。

2.传统篇目增多,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魅力。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这是一个最大的亮点,是集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教育之精华,恢复了八十年代以前教材在这方面的原有风貌,是爱党、爱国教育的需要,是许多进步学者呼吁的结果。

3.倡导亲子阅读,浓化阅读氛围。

新教材对家长提出最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纳入教学,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这是另一大亮点。

这种编排特色,能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犹太人为什么聪明?就是犹太人善于学习,善于阅读,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成为一种全民行为,上升为一种国家行动。推行全民阅读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大举措,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是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4.强化阅读本体作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文的人文本质的体现。读是写和说的基础,加强阅读才是根本,是源泉。不强化阅读的本体地位,去舍本逐末地谈写作和说话,是隔靴搔痒,是扬汤止沸。

5.五"读"俱全,才是最好的"读"。

"课内教读"、"家生同读"、"课外导读"、"学生自读"、"社会辅读",是实现学生学生阅读社会化的可行性路线图。这也是消除目前学生读书少的弊病的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起到在教材中某种纠偏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语文教师、社会、社会工作者要在阅读上想办法、下功夫、谋出路。

怎么样?听了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