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三次精简”减证便民

□记者 田可新 报道

本报济南讯 8月13日,全省教育系统深化“一次办好”暨“放管服”改革视频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济南市教育局作典型发言。

深化“一次办好”暨“放管服”改革是当前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务管理模式、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济南市教育局认真贯彻改革精神,聚焦难点痛点堵点,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围绕这项工作,市教育局成立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法规处牵头协调、业务处室各司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一次办好”清单,明确各项事务办事环节及流程、申请材料及数量、承诺时限、办理成本等要素,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由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现场督导,督促县区落实“一次办好”,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该局还依托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将“只跑一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市民登录该平台,即可实现一站式网上公开、咨询、申报、预审、办理;依托济南市行政审批办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运转,工作业务由线下转线上,明确工作人员、审核人员分类权限,要求“每日登录系统、按时办结事项、业务网上留痕”;依托济南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资源互通共享。

该局开展“三次精简”,推进减证便民。2017年1月,对局机关本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证明材料进行全面梳理,确定了11类事项需要的证明、盖章类材料目录;2017年9月,开展市、县、乡三级教育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及其他办事事项证明材料清理,将梳理出的84项证明材料精简为63项;2018年7月,重点针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管理等公共服务事项,再次进行减证便民及流程优化。

更聚焦“三大痛点”,落实设学、入学、转学一次办好。济南市教育局推进民办教育机构审批全链条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再造审批流程,突出“打破部门围墙、避免材料重复提交,压缩审批时限,联合实地勘察,证照快递寄送”等关键点,编制完成《民办中等层次学历教育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全链条”审批服务指南》;精简小学入学申请材料。拟将入学材料由4项减为2项,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材料由5证减为3证;再造中小学生转学工作流程,家长提交转学申请后,后续学校受理审查、县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审核等内部运转环节,家长均无需跑腿,全部审核结束后,由转入与转出学校实施学籍系统网上办理。

“改革成败,关键看落实。济南市教育局将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办前办后结合,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工作AB角、容缺受理”等工作机制,开通网络、电话便捷服务渠道,突破当前技术条件、政策依据、部门围墙等障碍,确保政务服务便民举措落地,在办有温度的济南教育之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济南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品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