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文苑|“燃灯者”三问——观影《邹碧华》有感

邹碧华

zoubihua

邹碧华是党中央确立的全国重大典型,是全面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习近平总书记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电影《邹碧华》是弘扬邹碧华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载体。

“庭前独角兽”邹碧华

2018年8月7日晚,我院组织全院干警观看了电影《邹碧华》,教育引导全院干警学习弘扬邹碧华同志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的职业情怀。观影后各部门即行组织交流了观影体会。民一庭庭长蒋晓第一时间向政治处报送了其观后感,对影片中邹碧华向观众中的“后来人”抛出的三个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和解答。

“燃灯者”三问——观影《邹碧华》有感

当影片最后闪出邹碧华生前的影像资料时,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燃灯者”离开我们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三年来,员额制落地,信息化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深化,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他竟无缘得见。影片中,昔日的“庭前独角兽”仿佛又借助“他山之石”,传递其对司法事业的一片冰心,向着观众中的“后来人”抛出了三个问题——他是对谁而问,为谁而问,何以发问?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们又将何以回答?

第一问,他借贺青山之口而问:简单事情重复做,你做好否?影片中,邹碧华在开全院大会时,特别请收发室的贺青山老同志上台发言,贺青山能够准确地报出每年收发信件数和处理问题信件数,每年在信封纠错上为法院节省开支760多元,虽然对法院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充分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态度,那就是他所讲的“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做到完美!作为基层法官,执法办案是第一要务,开庭、调解、制作文书,一日复一日,必不可少,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做思想工作,一茬接一茬,更是家常便饭,与书记员磨合、配合、形成合力,一程又一程,需要风雨同舟,与信息化接轨、运用、深度融合,一环连一环,又环环相扣……可想而知,工作中每时每刻遇到的事情多如牛毛,令人不胜其烦,但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我们天天在做的事情,能不能像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一样,做到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呢?贺青山对于做好本职工作的理解,简单而有力,他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尽心尽职,无怨无悔,为邹碧华所推崇,也为新时代“老实人”之楷模!

第二问,他借员额制改革而问:打造精锐的队伍,你做到否?影片中,他与他的团队在一起谈及员额制改革时,曾信誓旦旦说道,员额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打造精锐的队伍”!现在,员额法官已经历多次遴选,我们这些遴选上的人,离邹碧华在改革目标所设想的“精锐的队伍”,试问够格了没有?孔子十五而志于学,苏老泉二十七开始发愤,我们这些林林总总的员额法官,身着新式制服面对国旗宣誓时,试问“更上一层楼”的喜悦多些,还是“学不可以已”的忧患多些?当我们对影片中邹碧华堆满了书的书房和办公室无比感慨之时,对邹碧华党校培训期间所著的《审判要件九步法》高山仰止之际,试问我们改革后增加的收入中有多少投入在法律书籍上,又有多少人完整看完了《审判要件九步法》?无疑,能力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司法队伍也不会因为员额身份的变换就能实现了的,但是,正如某大家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近一步的欢喜,于我而言,面对司法改革的考验和能力不足的危险,要真正配得起“精锐的队伍”这份荣光,学习才刚刚开始!

第三问,他借校园内演讲而问:唤起法律的尊严,你做了否?影片中,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对法学院学生做了一番演讲,提出要“唤起法律的尊严”!法律,是他的信仰,唤起法律的尊严,是他的行动指南!相信法律,信仰法律,让法律有尊严,不受任意践踏,是每个法律人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见证法治昌明时代的到来!这个梦想,需要我们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推动,“像小猪一样往前拱”。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是否努力做了,还是任由我们的抱怨、我们的借口、我们的草率,让我们也变成了法律尊严的损害者?影片中,康达一开始接待当事人时所讲的那些刺耳的话、冷心的话、伤人的话,自己是不是也常挂在嘴边?自己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时,有没有像影片中陈阳法官一样,条分缕析,讲究方法,认真对待,还是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敷衍了事?有人说,要想做一件事,往往不需要理由,要想不做一件事,却可以找一堆借口。邹碧华在影片中引用了特蕾莎修女的名句《无论如何》的片段,让我悟到了努力唤起法律尊严所不需要的理由:“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无论如何,你还是要友善;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无论如何,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无论如何,你还是要做善事;人都会同情弱者,却只追随赢家,无论如何,还是要为一些弱者奋斗……”这似乎与老子“知白守黑”、孔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名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者,也正像影片中邹碧华劝说陈阳的那句话,“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光明”,充满了诗意,又或者,直白地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去唤起法律的尊严,不需要任何理由!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燃灯者”的“三问”,是对我们这些已享受改革红利的员额法官而问,是为了那些渴求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人民群众而问,是因他不忘司改初心、希望我辈继续前行而问!死者复生,生者不愧,“燃灯者”的“三问”,萦绕在耳旁,答案尽在问题之中——希望能在心头播下“三问”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使长不到“燃灯者”的高度,也能传承一点“燃灯者”的温度,清浅数年,以慰平生!(蒋晓)

撰稿人:黄海燕

撰稿人:蒋 晓

审核人:洪 春

责任人:顾海斌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