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生物钟

人的生命过程是复杂的也是奇妙的,它无时无刻不再演奏着周而复始的“生物节律交响乐”,而这种“生物节律交响乐”就是人们所说的生物钟。那么,人体生物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对人体又有什么作用呢?

实际上,生物钟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生物体随着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与地球自转形成的24小时周期相适应,是受到外界环境周期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简单来说,生物钟就是适应环境和自然规律而出现的变化。人体生物钟也是如此,比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耗氧量、激素分泌水平等都存在着昼夜的节律变化。可以说,人从出生,到成长发育,再到衰老死亡,方方面面的行为都会受到生物钟的影响,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人体生物节律,可以分为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和年节律等。

生物钟的主要功能有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其中,提示时间就是提示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些事,到了这个时间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并付诸行动,比如每天6点准时起床等;提示事件是指当我们遇到某件事或某个人时,生物钟会自动提示另一与之相关的人或事,比如看到大熊猫就会想到它喜欢吃竹子等;维持状态是指使人一直持续下去的力量,比如每天上8小时的班;禁止功能是指机体某个功能或行为被生物钟终止,比如看到非常恐怖的画面,无论自己正在做什么,第一反应就是逃离现场。

人体生物钟对人的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人体生物钟突然被打破或发生紊乱,人就会很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并长久保持是很重要的,这不仅让我们拥有有规律的人生,还能够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