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P2P们,我们挤兑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因为我们穷怕了

这段时间,P2P爆雷,理财无法兑付,等等这类消息,充斥我们的耳边。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不否认这里面确实有一些,是因为一些有问题的企业,他们自身风险引爆而引起的,但是还有一些却是因为我们的挤兑引起的。要知道挤兑对于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来说都是灾难,如果今天哪个银行发生挤兑,那后果一样无法想象。

但为什么我们要那么做呢?因为我们对自己钱的害怕,从而在一定层面上发生挤兑,而这种挤兑又会造成下一波金融企业的引爆。这么一个不好的循环,眼下似乎正在发生着,而我们之所以会提走自己的钱,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信心,因为我们穷怕了。

之前很多海外的财经人士,或者我们的很多专家,看着中国占比非常巨大的银行存款,感到可惜。其实我们很多人,明明知道存在银行,因为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关系,只会让钱更不值钱,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存呢?因为我们穷,我们只有那么一点点钱,这些钱,买不了房,买不了其他大类资产,所以只能存在银行,虽然利率很低,但是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特别是老人的心中,银行是国家开的,银行不会倒,所以钱是安全的,这个看似不正确的观点,恰恰道出了我们心中的担忧,因为我们相信银行的刚性兑付,所以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我们之前将钱放在支付宝的余额宝中,除了较高的收益外,不就是因为我们看到支付宝后面淘宝、阿里巴巴的背书,我们觉得它不会倒,它是安全的吗?

所以我们看到有不少P2P平台,或是获得地方政府背书,或是打折国企背景的帽子,靠着媒体上大量广告的宣传,将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大到不会倒的企业,所以人们也就相信了,它也会刚性兑付。

然而随着时间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积蓄有点变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实在对于储蓄的低利率忍无可忍,我们无法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越来越不值钱,所以一部分人将钱从银行搬出来,放到了理财,放到了P2P中。但是这期间,市场也好,政府也好,谁都没有去教导人们,也没有留出时间给我们,让我们在做这一切之前,先去学一些金融知识,所以一幕幕隐患便至此埋下了,

就好像我们这类屌丝,只有那么一点钱,因为负利率,不想看着钱消失,又没有地方放,对于很多东西又研究不了。

因此在这一波存款外移中,单单一个P2P,截至2016年,有报道说,就有1.6亿中国人参与,而到了2018年,整个P2P市场成交金额更是超过了7万亿的规模。这不是因为我们了解P2P,而是因为我们实在穷怕了,我们太想多一点钱来面对接下来的医疗、教育、住房等等一大堆用钱的地方,心想哪怕只是多一点点,我们也是开心的。

但是很不幸,P2P们爆雷了,单单今年上半年,就有700多家P2P平台发生问题,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P2P是不是又是我们所谓的什么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实不是,P2P国外也有,但是却用的人不多,为什么呢?P2P始祖Zopa,2005年在英国诞生,但是在外海,如果你想到借款,想到贷款,你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平台,而是银行。P2P服务的对象是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低端人群,或者不愿意承受银行高手续费的人。但是我们国内,情况却完全不是,因为很多原因,银行不会贷款给个人或者个体户,所以这个情况下,无论你是低端人士,还是中小企业主,P2P、小贷公司们,就成了你唯一的选择,而这些公司又便恰如其分的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据行业监督服务机构第一网贷(Diyiwangdai)称,中国的在线P2P借贷市场规模名列全球第一,截至去年底的未偿贷款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合1800亿美元)。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基于家庭共同体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对于家庭的概念比老外更甚,而单单一个房地产就已经几乎消耗了一家人,或者一个家族的积蓄,之前有报道说,我们国家的债务总额占GDP高达256%,而我们的家庭债务负担同样高达70%,关于家庭债务负担,我有看到报道说我们的家庭负债率是50%的,也有说75%的,最高的一个数据,是在英国卫报的一则报道中看到,卫报说,中国人的家庭负债率高达80%,但无论是多少,这个数字都没有低于50%的,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也确实背负了很多债,信用卡,房贷,车贷等等等等。于是想让自己的家庭好一点,让我们的家庭喘一口气,成为了每个人心中最大的期许。

增加人们的信心,增加人们的有效收入,降低负债率,这每一个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这每一个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不知道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市场,后面会不会有好的方法和手段去改善这个现状。

最后套用一部电视剧中的一席话,你或许还记得,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以前因为家里穷,所以穷怕了,这么多钱,我不敢用,但是有时看着,心里也会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