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昨天,导演王家卫发了一条微博:“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悼刘以鬯先生。”刘以鬯是香港的著名作家,也是王家卫的著名电影《花样年华》的原作者。所以,今天橙子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这部《花样年华》吧。

《花样年华》有一个英文名,叫《In the mood for love》。没错,这个在王家卫的镜头下潮湿的故事,就有着一种让人陷进情绪里的魔力,这也是王家卫所擅长的。故事很简单,梁朝伟演的周慕云和太太搬进了一个公寓,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也和他的先生搬了进来,成了邻居。他们双双发现各自的配偶在外工作有了婚外情,两人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也彼此产生了感情。

王家卫的厉害在于,就算只是一个婚外情的故事,他也能讲得让你如痴如醉——像张曼玉身穿各款旗袍,娉娉婷婷的样子;像电影里大提琴低沉的配乐配着深沉的色彩;像梁朝伟低眉抬眼那瞬间的情绪。不得不说,在王家卫的菲林下,这一切就像带着迷魂药的效果,让人深深地陷进去,迷失在他们频频擦肩而过的狭长的走廊楼道里。

有人说,这是最美的年华和最糟糕的爱情。这年华有多美呢?大概是苏丽珍微微上挑的眉梢,精致的旗袍,走在街头巷尾喧闹的小吃摊,只为去买一碗面;是六十年代的香港,老旧狭窄的旧巷,周慕云低头吸烟的样子,一个人吃着云吞面的样子;可这爱情有多糟糕呢?苏丽珍多矛盾啊。她优雅、高傲,不允许自己的婚姻、人生出现一丝一毫的瑕疵,那些身边的闲言碎语也可以轻易地压制住一个女人——所以她总是疏离;但是,在这万千世界,谁又能免俗呢?爱和不爱若能自己控制,那这人间该有多无味。所以啊,同时她又深深地爱着。

电话里,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无言......

苏丽珍在熟悉的房间里,点燃一根香烟,那时周慕云的味道,然后,她哭泣,泪流满面。

周慕云说,从前有些人心里有了秘密,但又不想别人知道,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颗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巴把洞封起来,那秘密就会永远留在树里,没人能知道。

后来,周慕云来到了莫高窟,他对着墙上的一个洞倾诉了秘密,然后用泥土封存。大提琴的声音愈发低沉深厚,仿佛周慕云心底这份感情已经沉重得不能再沉重,而他只能说给树洞听。

于是,散了。像王家卫说的,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太过矜持,他不够勇敢,像在楼道里无数的擦肩而过——终究是各往各的路了。我记得波德莱尔有句诗是这样写的,“也许你我终将行踪不明,但是你该知道我曾因你动情。”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只是,“如果”,常用语句首,对过去念念不忘的人才总把它挂在嘴边。多美好的假设,却只能当作一个残念罢了——生难久居,爱可长留。爱情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苏丽珍说,不是做好自己就没事啦。周慕云讲,我地又没错,想那么多,好累噶。两个人之间的事情真够玄乎,像影片的英文名,就是一种陷入爱里的情绪,多缥缈啊,一下子就飞走了。

王家卫和杜可风的搭档有多完美呢?看这部片子就会知道。那些晃动的,自带着潮湿阴郁的镜头,一帧一帧,红蓝交替,躁动浓烈华丽反复的红色,和冷漠沉寂压抑封闭的蓝色,把人抓进这个糟糕的爱情里,还为他们感叹心动——老旧的唱片放着花样年华的老曲儿,不愿承认的事情一点一滴,铺满人的眼球,他说,“我知道,事到如今,谁先开口都无所谓了。”

影片里台词很少,一点一点都渲染在一种欲说还休的情绪里。暧昧很短,却又覆水难收。这一切仿佛就是谁的幻梦一场,梦醒了,你走吧走吧,走到哪里都好,只是不要再说曾经了,我怕我会想你,比我这一生还要长。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哪有那么多道理可以讲,就是错过了,就是不合适了。苏丽珍也挣扎过,周慕云也挣扎过。张曼玉那二十六套的旗袍真让人如痴如醉啊,她矜持地低头时,我不相信周慕云没有动心过,只是,他始终没有靠近。真糟糕啊,忍不住为之心戚戚,却又十分无力。

橙子君是钟爱王家卫的,《重庆森林》里的吃着凤梨罐头的金城武,穿雨衣又戴墨镜的林青霞,为女友买宵夜的梁朝伟,和鬼马精灵的王菲;《春光乍泄》里那个垂直又倾泻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瀑布,张国荣裹着留下的毯子哭得像个再也回不了家的孩子,灯塔那边播放着的是梁朝伟留下的空落落的哭泣。王家卫多坏啊,他总是调足了弄弄的春酒,然后躲在镜头那边偷笑。

《花样年华》讲了什么啊,一个婚外情的故事。是啊,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平淡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得如痴如醉。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的。是啊,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离散,却又让人深刻地铭记着。唱片里的《花样年华》还在放,苏丽珍依然袅袅娉娉地下楼去买一碗面,周慕云也在面摊上里,面无表情地吃着云吞面。一切还是那样潮湿,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故事发生,来啊,快跟我一起入梦来。

以上为橙子君个人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