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将打造 “半天工作生活圈”

8月6日上午,中共南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8年上半年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下一步,南昌将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为努力推动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成长成型,南昌将有一系列大动作,力争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实现南昌1小时通达都市圈内所有县城,打造“半天工作生活圈”;力争前湖立交在今年9月实现主线通车;天祥大道南延、南外环高速公路今年年底通车;实现城市一环全面打通、二环初见维形;确保在国庆节前全面完成“一江两岸”灯光秀南北延伸……

为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做了什么?

今年上半年南昌市生产总值实现2394.98亿元

会上提出南昌将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

什么是大南昌都市圈?记者了解到,这是指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以一小时交通时空距离为半径,联动丰樟高、鄱余万等周边县市,打造融合一体发展的大南昌都市圈。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394.98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连续13个季度保持在9.0%及以上;财政总收入比去年提前一个月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0.4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13个月领跑全省。

显然这样的成绩为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轨道交通2、3、4号线建设实现“三线并进”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殷美根会上提到,今年以来南昌品位品质提升,对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区城规划,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等进行了编制或完善,启动了城市更新规划,扎实推进城市“三环”路(由英雄大桥、昌九高架、前湖快速路、朝阳大桥、九洲高架、洪都大道高架等构成的城市第一环;由莘洲大道、英雄大道、昌西大道、祥云大道、生米大桥、昌南大道、高新大道等构成的城市第二环;由乐温高速、乐开高速、南外环高速等构成城市第三环)、城市快速路网、打通断头路工程、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轨道交通2、3、4号线建设实现“三线并进”;“六改”项目建设如火如茶,目前已开工78项,开工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公共停车场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开工73个,开工率达97%。

完成堵点治理35个,积水点治理64个

民众普遍关心的交通堵点、城市积水点治理是否也有所成效?据悉,目前已完成堵点治理35个,完工率77.7%,完成积水点治理64个,完工率88.9%。城市景观亮化工程全面铺开,“一纵一横”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进展顺利,“一江两岸”灯光秀南北延伸项目扎实推进,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县区推进旧城改造的劲头高涨,安义县仅用12天时间,打通城市中轴线,100%完成凤山片区三个城中村旧改征迁任务;西湖区半年时间完成棚改旧改全年任务的80%以上。”殷美根说道。

今后还将怎么做?

推动产业质量升级:

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千亿

殷美根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务必在提高发展质量中筑牢基石。”

下半年,南昌将深入推进“强攻产业、决战工业”,注重在推动质量、平台、服务升级上下功夫,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聚集力。全力保持稳健较快发展步伐,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新增千亿产业1个、五百亿产业1个,新增千亿企业1家、五百亿企业1家,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

聚焦民生热点:

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南昌还将聚焦“民生热点”。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确保每分钱用在刀刃上,每件事办到心坎上。

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做好旧改棚改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加大安置房项目建设力度,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互通共享。促进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体育场所、养老院和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服务保障质量;持续推进社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亮化、公园小游园等民生工程,让群众生活更顺畅、心情更舒畅,不断提升南昌城市“温度”。

确保新建75个公共停车场、12.3万个总泊位

加快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市、区级设施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污水管网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继续实施“停车场三年攻坚计划”,确保完成新建75个公共停车场、12.3万个总泊位数年度任务;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完成新建公厕86所,改造公厕82所,大力推动社会公厕开放。

完善城市路网:

南昌打造“半天工作生活圈”,1小时通达都市圈内所有县城

要畅通大南昌都市圈,就要增强辐射力。

下一步,南昌将不断完善南昌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三环”快速路,对接都市圈内市县的放射状道路更加密集畅通,形成“三环十一射”骨架路网体系,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都市圈内所有县城,打造“半天工作生活圈”。

实现城市一环全面打通,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

加快推进在建路网工程建设,力争前湖立交在今年9月实现主线通车;天祥大道南延、南外环高速公路今年年底通车;洪都大道快速路改造在明年上半年主线拉通;推动昌西大道、昌南大道快速路改造、昌九高速城区段改造二期等项目在明年陆续竣工;实现城市一环全面打通、二环初见维形。

如期启动沿江中大道、二七过江通道、艾溪湖隧道等过江通道项目建设;提前谋划西二环高速公路、九洲高架快速路东延、莘洲大道、高新大道快速化改造及南延工程、天祥大道南延至南外环等项目,待条件成熟时开工建设。

大力推进昌东大道改造、丹霞路、紫金大道、水厂路、海昏大道等主次干道建设,继续完善支路小道、打通断头路等,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形成科学完备的立体交通体系。

提升城市形象功能:

实施城市差异化“微改造”“微更新”

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 实施城市差异化“微改造”“微更新”,系统提升城市形象品味。确保年度总投资68亿元的337个“六改”项目如期完成;研究制定老旧社区三类档次改造标准,重点做好66个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老旧社区的差异化微改造工作,提升市民“家门口”的环境品质。

国庆节前全面完成“一江两岸”灯光秀南北延伸

确保在国庆节前全面完成“一江两岸”灯光秀南北延伸、“一纵一横”建筑立面综合整治等工程,在世界VR产业大会前完成重点区域“绿改彩”工作。其中,“一江两岸”灯光秀南北延伸项目位于南昌赣江两岸,八一大桥至英雄大桥段(北扩大区)和南昌大桥至生米大桥段(南扩大区)。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让“南昌蓝”成为常态

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持续深入实施禁燃禁放禁售行动,力争今年在中部省会城市、全省设区市中率先实现PM2.5平均浓度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让“南昌蓝”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