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见吴晓波丨实操90后3万自有资金如何凑齐50万首付?

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主编魏丹萸

在上面一篇《每天听见吴晓波》中吴晓波老师分享了自己实习生,3万首付就敢买房的故事,短短两年资产倍增,而我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在后台的留言中不少的小伙伴都表达了羡慕,但是再我看来其实自己是亏了的。当然,小伙伴们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一个是你如何判断房价一定会涨,第二个是你怎么筹措到50万的中的另外47万呢?

我当时为何能够判断房价会涨呢?因为频道内容中会有一个财经日日评,作为内容审核者,我不得不强制自己每天认真学习里面的内容。日日评每天都会推送6-10条重要的信息,在那年6月份,经常会看到的新闻是南京的房价又涨了百分之多少,厦门的房价又提升了多少。当时的我感觉非常的奇怪,杭州和这些城市应该是统一level的啊?杭州为什么没有涨,是不是也快要涨了。这些是从新闻上的判断,另外一些是从行业活跃度上的判断。这是根据当时新闻的判断,另一个是根据自己感知的判断,当时把一套二手房放在中介网上去卖,但是到15年上半年都没有什么消息。但到了下半年电话突然增多,一月一个,每周一个……咨询卖房的人越来越多,我把这个当做行业活跃度的判断标准。所以至今这套房子还挂在中介,方便我时时了解价格。

还有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琐事判断,比如说我在小区看到穿西装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就知道房产中介非常的活跃,我每天11点回家的时候他们还在带人看房。我就很明确自己一定要买套房子。

好了,房子决定买了,但首付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只有3万,还差47万。如何解决呢?借!在这儿也给各位说一个观点,借钱是不会损害友谊的,损害友谊的是没有按时还钱,当时也是一个朋友提醒了我。向朋友借钱给利息,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当时就在想身边哪个朋友能一下子拿出几十万来借我呢?没有

15年有一个非常火的概念是众筹,我就拿来借鉴。一个人基本上会有10个关系比较近的朋友,十个人每个人拿出5万问题应该不大。所以我就给10个好友发信息:你们有5万空余的钱吗,能不能拿来帮我买房?写到这里我停住了,因为按标准的模板我这时候应该要补充一句什么时候还,但是一年还我根本没有这么多钱,10年还通胀不知道要到了什么层度,我自己都不好意思。

我算了一笔账,贷款50万(50%),商住房只能贷10年月供交5K多,都快接近我的月薪了,剩下还有47万要还,三年内要还完贷款和借款,大约需要还60万。我有没有这个能力?

我当时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我所属的行业3年内会急速上升吗?

2 我的公司是这个行业的头部吗?

3 我能在短期内成为我们公司的中部甚至头部的工资吗?

如果这些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么我觉得就适合拼一把。我先入职场4年,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包括我来说负债是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而负债的前提,是你的成长速度能够赶上你的债务累积的速度。问题说回来,我假设3年来还钱,朋友还是有损失的,他们本可以拿去投资,至少可以拿利息。

于是我就给利息吧,所以我就给10个最亲近的朋友发消息,我说借我5万块钱,3年还,一年给6个点。当晚支付宝进账基本就够了。但我为什么说这笔买卖我说亏了呢?

因为商住房比住宅价值上升慢了很多,现在这套商住房从价值上看我赚了百万,但如果买了街对面200万的住宅,现在已经600万了,我就相当于赚了400万,这少赚的300万我就损失了。如果当时不只合朋友借钱,还和爸妈借钱就撬动了更大的杠杆。刚工作,总想评价自己的能力证明些什么,于是一咬牙,自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