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有多可怕?那次,‘卧底’都差点被洗脑

听到“传销”二字

有些人可能不屑一顾

认为自己的定力够强,不会受骗

然而,事实说明什么

任何人都可能被忽悠

当今社会,传销魔掌已经伸向“高知群体”

真实案例告诉你

传销有多可怕

传销披上招聘羊皮

大学生殒命水塘

2017年,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星(化名)通过某招聘网站找工作,拿到了一家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公司offer。然而,家人和朋友发现,“报到”后的李星态度冷淡频繁失联多次借钱

仅一个多月后,李星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北外环的一个水坑里被发现。经检验,李星是

溺水死亡。而根据李星随身携带的传销笔记等物证,分析认为其极有可能误入传销组织。全家人的希望,就这样陨落在这样一个小水塘里。

湖南小伙被非法拘禁

活埋恐吓、灌水致死

2017年,林林(化名)的同学多次给他打电话,称自己在北京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并且邀请林林一起工作。林林去后,于3月6日告诉母亲,自己被骗入传销组织行动和通话都不自由。就在3月6日至10日,这短短的几天中,他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折磨:被非法拘禁被以活埋恐吓被强行灌水直至死亡。

后经法医鉴定,林林符合生前颈部受扼压及异物(胃内容物)吸入致机械性窒息的死亡特征。

近年来,传销队伍高学历年轻化趋势明显。参加传销活动的人员中18岁28岁的占绝大多数,一些大学生参加传销组织并成为骨干。近年曝光的几起重大传销案中,多有少大学在校生毕业生卷入其中。传销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作为“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亦不能幸免。

传销女深陷泥潭

甚至为头目生下孩子

2012年,辞去工作的晓晓(化名)被传销团伙盯上,团伙各种献殷,晓晓很快就入了局。开始接触各种所谓的

商业城项目、金融项目、资本运作项目,并频繁向身边人推介此类项目,甚至直接开口借钱,亲友出于信任都满足需求。可后来很多迹象显示,晓晓可能陷入了南派传销,亲友们发现有点不对劲后赶紧劝说她回家。

更让人吃惊的是,晓晓在和传销头目的长期接触中,竟为对方生下了一个孩子。

过了很久,或许是因为孩子的关系,头脑逐渐清醒的晓晓才明白自己的境遇。在朋友的不断劝说下,她后来找机会带着孩子回了老家,才逃离了这场噩梦。

父女形同陌路

‘卧底’也差点中招

一名绍兴女子求助工商部门,因其父亲对传销执迷不悟,甚至要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传销主要靠洗脑,

此前和民间反传销的一名‘卧底’沟通时,他说自己都差点被洗脑。”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一位主管负责人说。

在工商和公安部门捣毁那些传销窝点时,有些家长在试图带孩子离开过程中,遭到团伙分子“劝说”,甚至孩子的攻击,这让很多因为家人深陷“鼠窝”的家庭极为痛苦。

以上惨痛的案例,您是否也在扼腕叹息?防范传销题材公益微电影《梦断传销之挣脱》的导演赵博说—

“我没想到他们(传销份子)的‘理论基础’如此过硬,原以为就是骗一些心智简单、不成熟、容易受骗的人,没想到各个层次的人都会被忽悠进去

我大学学的经济管理,看了资料,发现传销人员把那些洗脑说辞写得非常专业,对经济了解不深的,哪怕你有点文化,都很容易被他们忽悠。”

听完导演这样说

您还敢掉以轻心吗?

那么,怎样判定传销组织?

1.要交入门费

如果需要入门费,您就要引起十二分注意!

传销组织没有可流通买卖的产品,只能通过收取新成员的“入门费”维持发展。

2.要拉人头,发展下线

如小编在传销团队中,要拉3个人才符合业绩,为了完成业绩,我拉了3个好友入坑;但是我拉进来的3个好友,每个人还要再拉3个人以完成业绩。

3.计酬方式按下线业绩计算

如果计酬方式是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那您更得注意了!

防范传销提醒

时代在发展,骗子在‘进步’。传销的花样可谓“百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时刻警醒自己,天上掉的“馅饼”,很有可能就是“陷阱”!如果你发现传销行为,拿起电话直接拨打12315或者110举报吧。

据 | 人民网、重庆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