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学都便利的老公房遇上微更新,完美!

刚从地铁2号线北新泾站3号口钻出来,斜对角样貌古朴的新泾三村大门就映入眼帘。1983年,上海县住宅建设公司组织市、县属单位,自筹资金建多层住宅51幢,称新泾三村,入住总户数1253户,门上的对联左书“月月年年百姓福”,右书“和和顺顺千家乐”,似在应和新泾三村千余户居民的幸福生活。

新泾小区以北新泾镇为名,地处西郊,是进入市区水陆交通要道,过去它曾被列为1985—1990年规划的26个中心城居住区之一。30多年后,长宁发布了《长宁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时尚活力、绿色宜居的国际精品城区指标体系》,立足城区特色,力图将区内各小区变得更加宜居、时尚,更有“国际范”。与新泾三村同时期建设的新泾六村成为首批改造的三处精品小区之一,未来长宁区将以每年不少于10个小区的速度改造精品小区,北新泾地区旧貌换新颜,未来值得期待。

中外环没那么远,出门就到地铁站

新泾三村的出行可谓是便利至极,尽管新泾三村位于中外环区域,但近到就在家门口的地铁弥补了这一缺陷,从家到地铁站最近的距离只需要过一个路口。

也正是依托靠近2号线这一优势,居住在新泾三村的人们可以快速抵达上海几大主要商圈。中山公园,静安寺、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豫园、陆家嘴、张江,这些上海名片只需踏上地铁就可以快速抵达。

除了轨道交通,新泾三村的公交也非常便利,仅新泾三村设置的公交站点就包括了公交750路、846路、216路、808路、825路、141路、74路、74B路,通过公交可以接驳地铁3、4、7、11、13号线,同时也可以直达中山公园、万体馆、静安寺等地,不失为避开早高峰拥挤的2号线的一大妙招。

衣食住学全解决,小区就是微城镇

作为一个建成三十余年的老公房小区,新泾三村已经发展出了完善的生活配套。在新泾三村外围有一片商业用房,其中涵盖了小商铺、理发店等基本生活配套,而在天山西路上,沿街繁华的商业氛围也让住在新泾三村的茶余饭后有了更多的可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新泾三村范围内就有自己的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与敬老院,而在其外围右侧便是北新泾社区医疗中心,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就像住在一个微型小城镇,足不出小区就完成一天的日常,可以想象三代之家在新泾三村温馨的日常:夫妇两人每天上班无需早起,父母在小区内就可以解决生活的各项所需,不必担忧出远门的安全问题,孩子小时就在社区里的托儿所与幼儿园上学,遇到什么问题几分钟就能过去照看,头疼脑热的小毛小病家门口的社区医疗中心就能解决……孩子稍长大些,一街之隔就有着北新泾第二小学,若是对教育资源有着更高的需求,对口的适存小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老公房设施媲美新小区,我们惹人爱

作为一个老公房小区,宜居程度是人们对其最大的顾虑,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不少人都因为老公房环境差而不愿选择,但在新泾三村则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方便居民晾晒被褥,社区特意在许多地方都修建了晾晒架,并在合适的地方设置了不少休闲座椅。

新建围栏,重新设计标识,翻新路灯,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小举措却让整个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小区里原本健身设施分布在各处,但陈旧的水泥廊架、高大乔木、粗糙的水泥桌椅常常阻挡居民锻炼的脚步,空地也经常被居民挪为他用,2016年夏天新泾三村在进行改造时特意对健身点进行了规划,设计师全新设计了健身点廊架的布局,用防腐木材取代笨重的水泥柱,同时延伸了廊架的整体结构,使得健身广场在视觉上更为流畅、通透。

为了方便老年居民进出,设计师还去掉了广场所有台阶,拉平了健身广场地坪,以高大乔木取代原本过密的中等灌木,营造出温暖舒适、宽敞明亮的空间体验。如今这片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空间成为了居民休闲纳凉、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快速融入现代化的同时,三村没有忘记历史

漫步在新泾三村周围,能感受到它浓郁的民俗风情,古朴的建筑外貌,淳朴善良的居民,一墙之隔是长宁区正在修缮的民俗文化中心,这里被誉为沪西“民间艺术之乡”。1984年,北新泾镇正式划入长宁区,随后这里逐步成为上海著名的大型人口居住区。北新泾地区700多年的历史正以它独特的方式改变着这里生活的人们,让这里的时光变得悠长。

但它也随着时代一起向前,在新泾三村十分钟车程的范围内就有着凌空SOHO与百联西郊购物中心两大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快节奏的白领们正给北新泾地区注入着新的动力。

如今,30多年过去,北新泾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翻新改造。离新泾三村不远,新泾六村的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去时恰逢雨天,地上满是泥泞,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暂时,随着更多小区改造的完成,北新泾将以崭新的面貌,邀请更多人和它一起讲述未来的故事,我们都在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