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豆瓣评分从最初的7.3分,降到了现在的6.6分。

我看完之后,第一反应是片名做了虚假宣传啊!

电影的故事和片名的《四大天王》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张学友、没有刘德华、没有黎明、没有郭富城。

有的只是下面的四个凶神恶煞的家伙。

好不容易露了个脸,雕像就被毁了,实在搞不懂徐老怪为什么要用四大天王来命名。

思来想去得出了一个答案,四大天王指的不是明面上的,而是一个象征。

《四大天王》里,故事的核心人物是哪几个?

赵又廷、冯绍峰、阮经天、刘嘉玲。刚好四个人,这才是四大天王啊。

这并不是刻意搞笑,而是有考证的。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代表着狄仁杰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代表着尉迟真金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代表着武则天

北方多闻天王,“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代表着圆测大师

四大天王与这四人的性格特征暗合,而在电影中这四人也是负责主导故事的发展,这样片名的含义就解开了。

《四大天王》的故事发生在《神都龙王》之后,《通天帝国》之前。

狄仁杰(赵又廷 饰)大破神都龙王案,获御赐亢龙锏,并掌管大理寺,使他成为武则天(刘嘉玲 饰)走向权力之路最大的威胁。

武则天为了消灭眼中钉,命令尉迟真金(冯绍峰 饰)集结「异人组」,妄图夺取亢龙锏。

狄仁杰既要守护亢龙锏,又要破获神秘奇案,还要面对武则天的步步紧逼,大唐江山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

《狄仁杰》系列的故事还是相当套路的,先是一桩奇案做引子,权力斗争为暗线,狄仁杰边查案边解决朝廷的阻力,最后案破人无恙。

故事简单不代表拍摄简单。

《四大天王》中,故事与画面特效、打斗的比重失衡,故事本身处理的不够细致,却充斥着大量的视觉特效来麻痹观众的感官。

本末倒置的拍摄手法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电影时长132分钟,贯穿两个小时的所谓奇案,最后由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新人物解决了一切。

这等于给狄仁杰脸上一个巴掌,狄仁杰所做的布局对解决事件本身没有任何帮助,都是无用功。

主角尚且如此,其余配角的戏份之多余也不用赘述了。

目前三部《狄仁杰》,整体水准最高的还是《通天帝国》,至少有个能圆回来的故事,视效也够震撼,没有喧宾夺主。

看到徐克电影一部比一部烂,我心里都在流泪。

曾经风光无限的徐老怪成为现在的样子,实在令人感慨。

1979年,徐克的处女作《蝶变》上映,打破了当时香港武侠片的固有模式,剑走偏锋的用武侠讲述了一个惊悚悬疑的故事。

《蝶变》里令人啧啧称奇的蝴蝶杀人,离奇的案件故事与如今的《狄仁杰》系列如出一辙。

只是在当时,《蝶变》是引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优秀作品,《狄仁杰》系列却沦为平庸。

徐克是一个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导演,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什么有意思就拍什么。

1983年的《蜀山》是仙侠电影的开山之作,徐克与好莱坞特效团队合作,这部电影的特效代表了当时国内电影的最高水准。

天马行空的飞剑杀人,仙风道骨的俊男美女,从服装、化妆、道具、画面等方面都是数一数二的。

可以说徐克的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迈出了传统电影的牢笼,另辟蹊径的打造了一个新的国产类型片。

如今,国内多数玄幻小说的改编影视作品已经落后徐克的《蜀山》几十年,也是从《蜀山》开始,徐克渐渐开始注重电影的画面质感和特效场景。

在《蜀山》之后,徐克拍摄了《黄飞鸿》系列、《新龙门客栈》、《青蛇》等动作武侠电影。

《黄飞鸿》以清朝武人黄飞鸿为视角看待当时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的中国社会,思考中华文明该如何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处境中得以生存和发扬光大。

《黄飞鸿》系列中的家国情怀是徐克所想表达的主题。

《新龙门客栈》成为为香港武侠电影的经典之一,徐克功不可没,他参与了编剧、监制、导演、道具、服装等多方面的工作。

电影里张曼玉饰演的金镶玉风情万种,亦正亦邪的性格让观众记忆深刻,演员与剧本的完美契合使得角色深入人心。

《青蛇》里人性的恶和妖怪的善,鲜明的反差体现了“把人变成鬼,把鬼变成人”的荒诞感。电影中白蛇与许仙的爱,小青与法海的情,结局时白蛇死去,小青看清人世而离去。

这是一部探讨哲学思辨问题的另类武侠。

徐克对特效仿佛有一种执念,时间来到了2001年,徐克可能觉得之前《蜀山》没拍过瘾,又拍了一部《蜀山传》

《蜀山传》比起前作,视效方面精致了许多,并且加入了徐克的奇思妙想,完成度不错,只可惜票房惨败。

电影改编自还珠楼主的小说《蜀山剑侠传》,原著有500多万字,电影的情节紧凑,不可能将原著故事说的完整,这就导致了剧情产生割裂,观众看得云里雾里,特效虽好,也架不住久看。

徐克的电影,想法永远是最独特的,这也是为什么徐克被称为“徐老怪”

徐克不是江湖中招式一板一眼的名门正派,而是自创武功走旁门左道的“野狐禅”。

这也导致了徐克作品的不稳定性,有时能够“无招胜有招”,创作出《青蛇》、《新龙门客栈》、《蝶变》、《刀》等风格迥异的电影。

有时也会出现“走火入魔”的情况,电影出现失控,例如《七剑》、《西游伏妖篇》、《黑侠2》等有重大缺陷的作品。

近年来,评价最高的徐克电影还是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

一个红色主旋律的故事愣是被徐克玩成了快意恩仇的现代武侠,文戏与武戏的相辅相成,帮助徐克夺得了第3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

如果徐克能把《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内涵与处理细节搬到《狄仁杰》系列中的话,那么一定能够大火,夺人眼球的华丽特效加上赞誉有加的故事情节,《狄仁杰》系列可以成为中国人自己的“007”、“碟中谍”。

《狄仁杰》系列最大的毛病就是特效大于故事,比重分配的不均衡,优秀的爆米花电影应该做到沉浸式体验。

观众与电影之间产生了割裂,没有代入感,单凭全方位轰炸的视效来刺激感官,十分容易让人感到腻烦。

徐克对《狄仁杰》系列还是有所布局的,在前作《神都龙王》片尾,一共出现了23张电影概念图。

神都龙王

通天帝国

除却已经完成的3部电影,剩下未拍的20部或许能够突破《狄仁杰》系列尴尬的现状。

幽灵谷

情人藤

昆仑金顶

徐克今年68岁,多数导演在这个年纪都息影了,作为少数还活跃在一线的老导演,我们不知道往后还能再看见几部徐克的电影。

真心希望徐克能拍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期待“徐老怪”的潇洒回归,用“无招胜有招”的电影技法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