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白鲨是如何捕猎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1975年上映的经典惊悚电影《大白鲨》,这部斯皮尔伯格的成名作是他执导的第一部以怪物为主题的影片。

借助这部电影,斯皮尔伯格向人们证明了他能够创造和保持高度的紧张和悬念。

近90分钟的电影中大白鲨虽然没有以全镜头出现,但仍让观众坐立不安,并给整整一代小孩们留下了心理阴影:看过电影的人大都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敢下海游泳。

在最近探索频道的“鲨鱼周”(Shark Week)活动中,节目组也邀请了篮球界有着“大鲨鱼”绰号的奥尼尔(Shaq,取自其名字Shaquille O'Neal),来近距离地体验与真正的大白鲨“共处”

【视频】:

https://v.qq.com/x/page/g0741q0n8gn.html

视频中看着好像奥尼尔除了潜水设备,就没有了其他保护设施,但其实这是视频后期处理的结果。

真实的拍摄在在特制的“观鲨笼”中:

在最终节目播出时为了突显“身临其境”的效果,把笼子用特效抹掉了。

其实对于亲身体验者,无论有没有笼子,都会一样的恐惧吧。就像视频开头,因为一头很小的大白鲨跑进了笼子,奥尼尔就被吓跑了。

成年大白鲨到底有多大呢?下面这张图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对比:

普通人的平均身高约为1.7米,奥尼尔身高是2.16米,,而大白鲨的长度普通的都在4~5.9米之间;

现在已知最长的大白鲨长度超过了7.2米,是奥尼尔的三个那么多。

所以奥尼尔在水下的恐惧也就不足为怪了。

电影中的大白鲨一直在不断的游动(因为如果停止游泳的话,它们就会下沉),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隐形、隐蔽的杀手。

但真实的大白鲨捕猎时其实一个“跳跃健将”。

当大白鲨攻击海豹时,它就是自然界中的勒布朗.詹姆斯:在捕食者遇到猎物的那一刻,娴熟的切水大师从海里开始发射,突向空中,准确咬住猎物。

上周三,电影制作人杰夫·库尔和鲨鱼摄影师克里斯·法洛斯(Chris Fallows)将他们在过去的17年中记录的鲨鱼影像资料汇集成了“鲨鱼周”的热播节目《空中大白鲨》(“Air Jaws: Back From the Dead.”)。

该节目记录了他们在南非海岸以及新西兰拍摄到的“正在发射”的鲨鱼。

“看到它们的动作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新英格兰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詹姆斯.苏利科夫斯基教授感叹道。

鲨鱼的腾空可以高达6-9米。

“它们拥有非常强大、光滑的身体,能快速地穿越水面,全身的肌肉比例高达80%到90%。”

鲨鱼的祖先可追溯到4亿多年前,在那段时间里,它们已经发展出具有高度精致的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和视觉感官。

它们的身体形状像鱼雷,尾巴成月牙形,左右摆动,每次甩尾都会旋转出两圈水。这些有助于鲨鱼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鲨鱼另一个比较有特点的是它的盘状鳞片皮肤(触感有点像砂纸),可以帮助鲨鱼在非常小的阻力下切入水中。

由此诞生的仿生品就是著名的鲨鱼皮泳衣

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运动员伊恩·索普穿着鲨鱼皮泳衣一举夺得3枚金牌;而2008年勇夺8金的菲尔普斯,当时穿的也是鲨鱼皮泳衣。

2009年7月,国际泳联决定于2010年5月之前全球禁用高科技泳衣。

鲨鱼皮泳衣放大图

在2012年发表在《Marine Biology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鲨鱼对海豹的水面跳跃攻击成功率高达48%。

从1997年到2010年,这些研究人员拍摄了南非海豹岛沿岸的大白鲨追逐海豹的场景。他们发现:“鲨鱼通过突然的垂直冲击攻击海面上的海豹,展示了强大的力量和捕食技巧。

平均而言,鲨鱼突然跃出水面的爆发速度约为每秒11米。

大多数鲨鱼对海豹的袭击开始于约26至30米的水深。

如果鲨鱼从28米深处垂直攻击海豹,它可以在大约2.15秒内抓住海豹;如果攻击以45度角发起,距离则拉长到39.6米,但时间依然很短,2.57秒内就可以捕获猎物。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游泳时发现水下有一只大白鲨,是否能在3秒内逃离呢?

这些研究也推翻了之前认为鲨鱼只是“一个笨拙、鲁莽杀手”的印象,这些攻击被证明都是有计划的。

在同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鲨鱼捕猎时会选择海湾周围的特定位置——这些选择针对捕获率以及与其他鲨鱼的竞争进行了优化。

它们懂得隐身和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