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第一村, 与世隔绝,吃喝都在沙漠里, 村民不知是何年 !

说到中国的发展,可谓是举世瞩目,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基建技术,可以说在物质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满足了基础的物质需求,甚至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殊不知,其实在中国依旧有着“被遗忘”的人。

在新疆有一个小镇,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长远与世隔绝,即使是新疆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也可能不知道这个地方,因为它没有文字和历史遗迹的记载,是个是个来龙去脉一时半会儿都讲不清楚的地方。直到塔里木沙漠公路修建时才让这里重见天日,它便是牙通古孜。

牙通古孜是民丰县最小的一个乡级单位,因为常年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村民们粮食、水源并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因此直到现在该小镇也才56户人家,346口人,46户336口维吾尔族,10户汉族。

据说,当年这里不仅有水草茂盛的河,还有野猪出没的林,只是没想到时过境迁,绿草成荫的地方慢慢的退化为沙漠,让他们的生活愈发艰难。并且由于路途遥远,交通工具的不便,从牙通古孜走到民丰县要130多公里,即使骑上骆驼也要走一个星期。慢慢的,人们便不再外出,与世隔绝,造成这里信息落后,生活艰辛。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时才明白这是什么朝代。

随着中国基建道路的快速展开,塔里木沙漠公路途径牙通古孜,才让这里与外界加强了联系,为该地的人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片小小的沙漠中的绿洲养育着这大漠里热情善良的人,日出和日落,红彤彤的太阳落在塔里木沙漠围驻的小村,一派典型的“长河落日圆”。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梭罗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 牙通古孜正是那个“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