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监狱里唯一有罪的人,原来他的罪名是性骚扰!

好莱坞的“ME TOO”活动轰轰烈烈,拉下马的名导演、明制片、大老板和名演员太多了。

吕克贝松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舒克贝塔,只需要一个晚上。而好莱坞标志性的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也一夜之间变成了“摸根扶里慢”!

原来,5月24号,CNN放出重磅消息:有8名女性指控,摩根·弗里曼对她们进行过性骚扰。

后续又进行了补充,8名指控,还有8名是证人。

关于性骚扰的细节包括:

触摸女性背部(靠下)、肩膀的部位。

试图掀女性的裙子。

当面对女性说一些带有性暗示的言论。

比如指控他的一名女性是CNN娱乐记者Chloe Melas,表示在采访摩根·弗里曼的时候她怀有身孕,摩根在跟她握手时就很长时间没有松开,又很突兀的对她说出不止一次:“真希望我在场”这话。

女记者提到还有其他的一些让人不舒服的话,而“真希望我在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摩根在暗示她受孕时自己没有在场。

在和华纳兄弟沟通这件事的时候,因为采访的录像中只出现过一次“真希望我在场”这句话,被用证据不足的理由搪塞了。

也正是因为这次采访让Chloe开始收集摩根性骚扰的事情。

现在性骚扰的消息一被爆出来,效果非常爆炸!

有句话怎么讲?

看到是摩根·弗里曼出事了,还担心不会是死了吧?

一看是性骚扰,你还是死了吧!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摩根·弗里曼的长相。

把这几个黑人老头儿放到一起,三秒内指出谁是摩根。

绝对有人指错。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十分震惊。

因为但凡看过电影的,都对摩根·弗里曼不会太陌生。

他出现过的经典电影实在是太多了。

《肖申克的救赎》《七宗罪》《遗愿清单》《百万美元宝贝》《为黛西小姐开车》

……

他的代表作多到如果我继续写下去,这篇文章都像是凑字数了。

拿奖拿到手软放在他身上不是开玩笑的。

随便挑几个重要的来说:

《为黛西小姐开车》拿下金球奖、全美影评奖。

《百万美元宝贝》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肖申克的救赎》《成事在人》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就在今年一月,年过80岁的摩根才刚刚获得美国演员工会终身成就奖!

摩根在表演界取得的成就不可谓不高,他在影迷心中树立的形象也十分高大。

很多人总是容易把角色和演员混淆,摩根恰恰就是最受益的那个。

睿智、慈祥、包容、有人生智慧,时间太久了,我们都习惯了那个跟角色重叠的演员。

要知道他甚至还在《冒牌天神》里面演过上帝。

并且还在很多电影中出演过美国总统!

虽然也有上帝形象一塌糊涂的影视作品,比如《传教士》中翘班的不负责上帝,但是摩根演的绝对不是。

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现在性骚扰的丑闻一被曝光,人们以前有多喜欢他,现在就有多厌恶

这一切,都源于性丑闻之前的那个“摩根·弗里曼”被他塑造的太成功了。

眼光毒

摩根拍的电影,仅仅是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足足有三页,超过30部!

这是什么概念?

算上配角的话,只要叫得上号的经典电影,大部分你都能在里面看到他的脸。

单单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占据豆瓣电影TOP250的首位。

无数人的人生启蒙电影,那就是灯塔一样的存在。

迷茫的时候,看一遍这部电影,总能找到坚持下去的希望。

安迪给人希望,而摩根扮演的瑞德带来生命厚重的那部分。

瑞德一脸沉稳,看起来很有被生活蹂躏过知道如何舒适生存的智慧,他看着安迪带着上帝视角的宽容。

大家可还记得,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对清白的安迪说自己是“肖申克监狱里唯一有罪的人”,然而今天看这句话一语成谶了。

只是我们没有想到,他的罪名不是杀人,而是性骚扰妇女!

其实作为一名演员,终其一生如果能遇到一部像《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经典好片,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可是放在摩根身上,他就像开了挂一样,凡是经他选择的剧本,十有八九都成为了经典。

放眼历史,像他这样眼光毒辣的人,真是少数中的少数。

再一对比烂片大王尼古拉斯凯奇,他拍什么什么就扑街。

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个人都算是极品了。

会包装

作为一名演员,摩根的成就已经很高了,甚至有很多人说,奥斯卡欠他一座小金人。

要南哥来说,摩根扮演的一系列角色说好听了是具有个人特色,说直白了就是千人一面

正直、勇敢、幽默、宽容、智慧、善良……几乎永远都是正面形象。

如果小金人给他了,那让多少年来努力突破自我的小李子颜面何在?

从这一点来说,也许摩根只是一名合格的演员,但是他更是一名极其出色的商人

他将演员“摩根·弗里曼”这件商品包装的非常完美。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一个有色演员,所以在如今政治正确的好莱坞,又圈了一票印象分。

毕竟,在欧美的大环境下,虽然一直要求消除歧视,但是黑人在大银幕上的刻板印象却一直很严重。

要么是背景路人,出现只为了凑数,不背上歧视的骂名。

要么就是黑帮、毒品、暴力、街头文化的代名词。

而摩根所扮演的角色,则是一股清流,形形色色的好人。

从监狱里帮助主角的长辈到高高在上的上帝,就算是配角,也要选择正面形象。

这一点是从他因为《为黛西小姐开车》大火而悟出来的。

自己的外貌用来饰演这种善良的老好人角色完全是加分效果。

而这么多年始终如一的饰演好人也为摩根的演艺生涯增色不少。

有很多观众在看的忘情的时候特别容易把角色和演员混为一谈。

这一点也不少见,有很多追星的朋友就是因为一个角色而爱上演员的。

更何况摩根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演好人,在很多观众的眼中,他就等同于他演过的角色。

在性骚扰丑闻爆发之前,这种包装是绝对完美的。

但是一旦有丑闻出现,摩根又该如何面对那些将他和角色混为一谈的观众呢?

他们有多喜爱这些角色,谩骂摩根的时候就有多恶毒。

倒并非是他们对于性骚扰有多痛恨,而是因为性骚扰的丑闻,我们再也没办法直视摩根演过的所有好人了。

面对性骚扰的指控,摩根·弗里曼很快就给出了回应,说自己完全不是故意的。

这个回应耐人寻味。

首先没有否认性骚扰的那些举动,其次用不是故意做为挡箭牌。

而同样的,在指控摩根的这些形容中,几乎都是以口述的形式出现,证据却一直没有出现。

在性骚扰的指控中原本证据就很难收集,尤其是这种几乎完全是口述形式的指控,南哥觉得还是要等最后调查的真相出来再下定论。

不过已经有了这样的指控,恐怕就算风波过去,作为观众,也很难直视摩根·弗里曼演过的电影了。

对于那些曾经给人们带来温暖人心的力量的影片,不得不说是一种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