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釉被称为分相-析晶釉,什么是分相?铁胎和瓷胎如何区分?

引言:稍微对建盏有些了解的朋友都应该会知道,铁胎是建盏的标志。因其以水吉当地红色高铁黏土为原料的优势,所以含铁量远高于其他窑口瓷器,相比之下窑口瓷器多数使用瓷胎。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把铁胎和瓷胎区分开来,笔者整理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铁胎和瓷胎要怎么区分?

1、铁胎和瓷胎的密度、性能都不同。铁胎更重,耐火度、可塑性都不如瓷胎,这也是降低建盏成品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铁胎作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建盏釉色的生成上,也需要胎、釉中的铁共同参与。为了要烧出建盏的铁系分相-析晶釉,只能使用铁胎。

2、如果一只黑釉盏不是铁胎,那就说明用的工艺都不是建盏工艺,也就不算是建盏了。

而且瓷胎烧制的作品,可以回避很多铁胎才会有的问题,比如变形、开裂等。拿瓷胎烧的盏伪装成铁胎,还按建盏价格卖,对消费者就很不厚道了。

所以拿定主意要买建盏的新朋友都很在意这个事情。

宋代就有出现过这样的操作来假装是铁胎。给露胎部分加化妆土,把白胎涂黑。

▼例如,根据胎色可以初步区分是否铁胎,比如纯白的胎就明显不是。但铁胎的胎色并非只有深灰色一种。下图三只盏都是铁胎,壹是叶礼旺作品,贰是江雄伟作品,叁是宋代老盏(生烧品,有龟裂)

对此说明一下对于刚把玩建盏的新人来说,很容易因为胎色不是常见的深灰色而担心不是铁胎。这里说明一下,有的新盏铁胎偏红是因为气氛后期偏氧化。老盏除此之外还可能因为土沁等原因呈红褐、黄褐色。这两种情况都是敲开后胎色是深色的。

建盏铁胎怎么分辨?

不管是老盏还是新盏,铁胎与否,都是判断该盏是否正宗建盏的重要指标。更是许多朋友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方便快捷地辨认是否铁胎?

1、用吸铁;其实大部分建盏都是可以吸住一些小磁铁的,当然前提条件是磁力一定要大于磁铁的重力才可能吸的住。所以磁铁一定要尽可能的小。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大部分建盏是可以吸住的!那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是什么情况呢?简单说,铁的氧化物也是分为有磁性的和没有磁性的,如果建盏胎中含铁量很高,但是具有磁性的铁的氧化物并不多,那肯定也是吸不住小磁铁的,此时说此胎并不是铁胎就大错特错了。总的来说,多数建盏确实可以被小片磁铁吸住;有少部分不能被吸住,或者吸不牢,但不代表就不是铁胎;而且吸附的牢固程度也不能体现胎体原料含铁量的高低。

▼图6.摘取自宋代建窑兔毫盏抽样化学分析报告,Fe2O3即氧化铁

铁的氧化物分为几种: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等。

其实铁胎中,能被吸铁吸住的并不是金属“铁(Fe)”。而是铁的氧化物。有磁性的物质才能被磁铁吸引,并不是所有的铁氧化物在常温下都有磁性。

2、掂重量;

同大小茶碗铁胎相比于非铁胎的肯定要重。只不过重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做比较的话,是没有办法判断手中盏是轻还是重,更别说通过重量去判断是否为铁胎了。

而且,一只盏的轻重并不仅仅是铁胎体现出来的,口径的大小、盏壁的厚薄、盏的高矮等等也是直接影响盏的重量的。甚至,手工拉坯与机器压坯在重量上也是有差别的。

3、看颜色;

建盏的烧制在还原气氛下,一般胎会形成铁灰色。但是,也许有的胎会呈现偏红褐色,不是因为含铁量低,而是气氛偏氧化了。所以,看到胎并不是那么黑,但也不能说就不是铁胎。上文我们有说到宋代有假装是铁胎的操作,那么在现代要高仿也并非难事。如下图

因此,铁灰色可以作为辨别铁胎的参考,但不是绝对标准。铁胎也有表面不是铁灰色的,表面是铁灰色的也不一定就是铁胎。

建盏要怎么用?

有的朋有新买了盏高兴的不得了,巴不得立马拿出来和茶友们炫耀一番,但是说起喝茶就犹豫了,到底这个盏要不要用开水泡个几天再用呢?

这里笔者和大家说明一下,要是盏友们喜欢多泡可以多泡,但要是只为了干净那么是没必要的。

正宗建盏所使用的原料都是安全无毒的,其他瓷器第一次使用怎么处理,建盏也是怎么处理。拿无味的中性洗涤剂加水冲洗后擦干净就可以使用了。

当然建盏还比较特别的是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彩,这个过程叫「养盏」。把玩建盏的朋友还能在喝茶的同时感受到养彩带来的惊喜哦!

建盏的釉被称为分相-析晶釉,那么什么是分相?

很多朋友疑惑不知该怎么和亲友形容建盏的独特釉色,建盏的釉被称为分相-析晶釉,那么什么是分相?

很多朋友不理解「相」是什么。

相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物质状态,如气态、固态、液态,都是一种相。

水在0°以下结冰,在0~100°液态,在100°以上成为水蒸气,就是典型的三相转化的例子。

不同相混在一起,如果最终能变得充分、均匀,就会成为一种均相,如食盐、白糖溶解于水,最后形成均相的溶液;

如果互相不能溶解,边界清晰,如油滴在水里,怎么搅拌都分得很清楚,就属于分相。

这类概念同样适用于固体。到建盏上来说,也是如此。

形成兔毫、油滴等斑纹的主体,是铁氧化物和铁,所以铁系结晶釉,没有错,只是不够完整。

既然斑纹中的铁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铁)不一定是以晶体状态析出,也有可能是以非晶体状态与底釉的黑色玻璃分相。那完整、严谨的说法就是材料学家们采用的分相-析晶釉一说。

不过这个说法乍一看不是很好懂,铁系结晶釉比较直观,在平时聊天使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且大部分瓷器的釉都是玻璃为主,建盏比较特别,不但有玻璃,还有铁系晶体。这样的装饰方式,是建盏能傲视群雄,在陶瓷艺术蓬勃发展的宋代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关键。

和不太懂建盏的亲友解释时,把建盏釉色与其他瓷器的共同部分(玻璃)省略,只说不同的部分(结晶),也足够了。等深入了解时再接触分相-析晶的概念不迟。

谢谢大家读完全文!

交流建盏,可以添加笔者私人V:jianzhan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