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二维码,你真的“认识”它吗?

二维码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二维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符号,具有存储量大、追踪性高、编码范围广、成本低等特性。

近年来,二维码应用逐渐从我们熟知的扫描加微信好友、扫码进入购物网站,扩展到了展示商品详细信息、身份识别等方面。

安全隐患

二维码的生成及使用十分便利,通过上网便可下载免费的"二维码生成器"。正因为生成免费、制作简单,为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利用二维码生成器,不法分子可将病毒链接地址制作成二维码,通过网站、微信等途径传播,一旦用户扫描,马上就会中毒或中木马,用户的信息就可能被不法分子掌握。

以前,就曾有媒体曝出不法分子对二维码"加料",诱骗用户"扫一扫"后,盗取其信息,给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比如摩拜单车、ofo单车被不法分子"加料"事件。不法分子将原二维码污损,并在被破坏的二维码旁边张贴恶意二维码诱导用户扫描,当用户扫描这些"新"二维码时,就会在不经意间中招。

我们该如何防范扫描二维码带来的潜在危险呢?

1. 扫描二维码前,用户要确保二维码来自正规商家,不扫描来源不明、用途不明及所有者不明的二维码。必要时通过安全鉴别软件进行测试,防止扫码后进入钓鱼网站或病毒下载页。

2.一般情况下,正规的报纸、杂志、网站以及各大商场海报上的二维码是安全可靠的,但对于街头及网上发布的来历不明的二维码需提高警惕。

3.尽量为智能终端安装安全防护软件,打开其"安全扫码"标志,对准二维码扫描,如果二维码存在危险,软件会立刻拦截,并给出危险提醒,以此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4.扫码支付时,一定要先核实清楚,并使用安全可靠的网络(如:使用手机流量,有安全防护措施的家庭无线网络),不推荐使用来路不明的公用WiFi,以免被钓鱼。

5.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网页后,注意网页的域名地址是否为相应平台的网址(如:涉及微信公众号的地址多以mp.weixin.qq.开头),防止被钓鱼。

6.扫描二维码参与娱乐晒图活动时,要识别是否为官方发布,官方发布一般带有公司logo,谨慎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可用昵称等信息代替)。

7.不要将涉及自己个人信息的二维码轻易发送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