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ealth」夏季宠物狗的皮肤病防治

皮肤病是宠物夏季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夏季温度高、红外线辐射强,再加上野外各种植物的花、籽等等原因,可能导致宠物患皮肤病。笔者根据经验,对宠物夏季皮肤病的防治作一总结。

皮肤霉菌病

病 原

据临床统计,已发现有5种霉菌:犬小孢菌、石膏样小孢蕾、须毛癣菌、奥杜安氏小孢霉和变形小孢霉。其中以犬小孢霉最为多见,其次是石膏样小孢霉,再次是须毛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霉,变形小孢霉仅见丁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的犬,而且发病率低。

流行病学

霉菌的生活力和抵抗力极强,可寄生丁动植物和随尘埃散布于空气中,传播机会很多。皮肤霉菌是通过擦伤进入皮肤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但接触被污染的器具、梳子、剪刀、垫物等也能引起间接传染。动物问和人犬之间都可互相传染。侵入皮肤的霉菌,随后进入毛囊管,有的只在毛表面,有的侵入毛的皮层内部增殖,引起被毛脱落和折断。感染后可引起不同的病变。虽然不同的菌种引起的病变有差异,但同一种病变也可由不同的霉菌引起。这些霉菌只寄生于表皮,一般达不到真皮层以下,主要在表皮角化层、毛囊、毛根鞘及细胞内增殖,少数穿入毛根内增殖。霉菌的代谢产物(毒素)可引起局部皮肤发炎,真皮充血和水肿,以及皮肤丘疹、水泡和皮屑。有的局部被毛脱落,出现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有的局部出现粘液分泌物和上皮细胞形成的痂壳等。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症状愈加严重。

皮肤霉菌病的发生与气候、年龄和体质等有一定关系,如炎热潮湿气候发病率较高,幼小动物比成年动物易感,营养不良体弱的较营养体质壮的易感。另外,临床上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容易感染本病。皮肤霉菌病痊愈后对同种皮肤霉菌的再感染具有抵抗力,可持续一年或半年不等。

症 状

霉菌主要在皮肤角质层,一般情况下不侵入真皮层,但其代谢物具有毒性,可引起真皮充血、水肿,发生炎症。其感染始于口中、鼻、眼周围及肢侧和腋下。病变以脱毛或断毛为特征,周围有米粒状突起,并且患部奇痒,不断摩擦,啃咬患部,引起出血,露山湿润的乳头状皮肤层。

治 疗

及时治疗早期病犬,只靠外用约的局部处置即可,但慢性的皮肤霉菌病必须同时内服治疗药物。

1. 外用药 先洗去皮屑和痂皮,清除患部脱落和断裂的被毛,再涂擦抗真菌药,如霉菌素软膏、达克宁、克霉唑软膏、复方水杨酸软膏、咪康唑办膏等,2次/天,连用7~10天。或用3%来苏儿、远征金碘等量混合涂擦患部,2次/天,连用3~4天。

2. 内服药 口服灰黄霉素,第1天20~40mg/kg,分2次内服,连用3周左右。妊娠犬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预 防

(1)加强营养、搞好好管理,饲料中要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注意清整被毛,保持清洁,预防擦伤。同时,保持环境干燥、透光、通风,发现疾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2)注意公共卫生,定期消毒。首选消毒药:远征5号、10%甲醛、1%过氧乙酸、5%~10%的漂白粉等。

(3)注意灭鼠,禁止猫犬混养而引起交叉感染。

湿 疹

病 因

(1)经常受到各种冈素的刺激,如潮湿、昆虫的剌螫及污物的刺激。

(2)饲养管理条件。尤其是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湿疹的发生关系极大,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更易发生湿疹。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发病率较高,我国以夏、秋两季,尤其以5~9月份发病率最多。

(3)药物过敏反应引起。

临床症状

以皮肤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包、糜烂、痂皮等组织损伤,并伴有热、痛、痒等症状。病初患部可见米粒大至粟粒大小丘疹,很快向四周发展,被毛粗乱,患部瘙痒,病犬表现急燥不安,不停地舔触、搔乱。啃咬或磨蹭患部,从而加重局部感染。湿疹表面有黄红色渗出物,干后形成痂皮。严重时可导致皮肤大面积坏死和全层剥脱。病犬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趾间的湿疹常屡发不愈,体温升高或因败血症而死亡。

治 疗

(1)消除病因,消灭体外寄生虫,除去异物,改善饲养管理条什,搞好环境卫生,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比例等。

(2)减少或停止自我损伤,解除瘙痒:给予镇静剂,或给病犬带上脖圈,防止继续啃咬患部。

(3)药物治疗:将抗生素与类固醇药共同使用24h后,创面即可干燥,数天后形成痂皮。或对局部剪毛、清洗,除去痂皮后,涂敷抗生素油膏,同时用灭菌绷带包扎。并用下列药物之一作全身治疗:氟美松0.125~1mg/kg体重,皮下注射;强的0.1~0.4mg/kg体重,肌肉注射,2~3次/天;去炎松, 关节内注射时1~3mg/次, 肌肉或皮下注射时0.11~0.22mg/kg体重,也可内服,剂量为0.25~2mg/次,l~2次/天,连用7天。反复发病的要注意食物疗法,更换某些饲料。

疥 癣

由各种螨类寄生于动物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

临床症状

螨类寄生在宿主的皮肤上,由于虫体的咬凿虫道或移动,咀嚼和刺穿表皮,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机械刺激和毒素作用,患部剧痒,而使患犬搔抓、摩擦、啃咬皮肤,造成皮肤的创伤,皮肤发炎,有渗出液,皮肤的营养恶化,角质层细胞变性,患部不断有鲜屑脱落。由于炎性渗出和细菌感染,患部发生小水泡后变成脓疮,干燥后变为黄色或黑红色的痂皮。严重的患犬食欲减退、消瘦、被毛裸秃。当病社扩展到眼睑时,肿胀、流泪、羞明,甚至失明。

实验室检查

将收集的皮屑放入试管中,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使皮屑溶解,虫体游离。离心沉淀后弃其上清液,取沉淀物镜检,或在沉淀物中加入饱和次亚硫酸钠溶液,离心沉淀2~3min,虫体上浮,取其上浮液,涂片镜检,如发现虫卵、幼虫、成虫均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疥癣是以临诊症状和患部皮肤的皮屑发现螨虫卵作为判定的依据。应注意与湿疹、秃毛癣和营养不良性脱毛症加以区别。

(1)与湿疹区别。湿疹不剧痒,在温暖的环境中痒不加剧。患脂溢性湿疹时,一般不发痒,大量的硬皮容易随毛脱落。由饮料所引起的类湿疹的皮疹,伴发有体温升高,神经症状,后期往往转变为皮肤性坏疽病变。皮屑无虫体。

(2)与秃毛癣的区别。病犬患秃毛癣的部位界限明显,其上覆以疏松的淡灰色硬痂,易于剥离,无痒觉。

(3)与营养不良性脱毛症的区别。患营养不良性脱毛症的病犬的患部只见脱毛,有时呈现发痒现象,但多不发痒,局部不肿、不痛、不结痂,镜检无虫体。

治 疗

清洗患病部位,除去痂皮及周围被毛,用3%敌百虫水、远征螨净稀释液等溶液涂擦,然后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每周1次,连用2~3次。

预防注意宠物犬舍环境及用具消毒和杀虫。

*本文文字部分来源:袁春景 《夏季宠物狗的皮肤病防治》

后台回复创刊号阅读《惟宠》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