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外溢,城西动脉上的“金矿”

前言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这个故事你可能在此前我们的推文里已经读过:因受不了夏天小区里卤菜店泡椒凤爪和行人汗水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市民夏先生果断卖掉锦江区住了6年的房子,去城西犀浦换了一套改善大房。

从三环内的锦江区搬到绕城外的郫都区,换作一年多前,这波操作或许还让你有些吃惊;而现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可能都有一个这样的“夏先生”。

当城市的骨架延伸,成都三环左右仅剩为数不多的新房供应时,越来越多的改善客群更倾向于跟随城市的动脉和轴线,把手中仅有的房票投向那些新兴的机会点。

现在,在城西轴线上,“犀浦—红光”一片就被视为了改善客群可发掘的下一处“金矿”。

成都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

楼市的主轴线往往由最新的城市格局衍生而来。

2017年,成都新的城市总规出炉,在中心城区原有南北中轴基础上,首次提出城市的东西轴线。

城市空间结构的这一调整,改变了成都单中心集聚、圈层式蔓延的发展模式。楼市的主轴线也随之落定:

东轴线——此前热门的大面板块土地、新房均走向尾声,而再往东进区域走,目前还处于产业和基建先行阶段;

南轴线——无论是穿过的高新南片区还是天府新区直管区,是不少成都人向往的购房区域,但严苛的购房指标又让他们中的大部分望而却步;

北轴线——城北尚处于北改阶段,还并非现阶段改善客群的首选;

剩下就只有西轴线——“老成都,住城西”,是成都人挥之不去的“城西情结”。十年前,是买不到的浣花溪;十年后,羊西线今年以来暂无土地供应,改善客群要买进西轴线,“犀浦—红光”一片就顺势被重点“翻牌”。

在城市格局更新前,一波暗涌的市场行情已先行显现。

来看三组对标数据:

1、土地端:目前,犀浦—红光片区所成交土地中最高楼面地价为10200元/㎡,已基本与城南大热的新川板块持平;

2、需求端:近12个月,以犀浦—红光为供应主力的郫都月均去化19.45万平米,单月最高50万平米。在传统一圈层市场萎缩时,郫都已成为成都房地产市场主力成交区之一,近一年成交面积占到大成都市场的9%;

3、价格端:2013年,西三环周边新房均价约8500元/㎡,目前二手房价格约16000元/㎡~18000元/㎡;2013年,犀浦—红光区域新房价格约6000元/㎡,目前二手房价格约16000元/㎡~17000元/㎡。由此可见,犀浦—红光片区的价值正在逐步追上西三环。

而倘若再以市场上通用的区域规划、人口分布、轨道交通三重指标来检验这一区域,犀浦—红光成为城西价值高地,已具雏形。

郫都区实拍

在不久前郫都举行的城市价值推介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介绍称,2016年12月,郫都纳入成都市中心城区序列,城市占位急剧跃升,未来将跻身国际化都市新区和世界城市典范城区。

具体至犀浦—红光片区,区域内商务企业、产业机构密布。同时,已开通的成灌快铁、地铁2号线,预计今年内通车的有轨电车蓉2号线支线以及正在修建的地铁6号线,均从区域内经过,便捷的交通让犀浦—红光片区具备了承接起传统主城区和地缘性客户改善需求的可能性,也可支撑区域价值继续上行。

成都地铁二号线

一个区域从崛起到质的飞跃,如同一块普通石头裂变为金矿。这其中,政策和区域自身条件是基本要素外,点石成金更需要一个“关键先生”。

在犀浦—红光区域成为成都改善客群最新的优选地背后,万科的身影浮出水面。

2015年底,万科成都宣布启动“城西战略”。在此后3年时间里,先后落子6个重磅项目。

万科成都城西布局

我们梳理了2017年1~12月大成都单盘销售套数排在前10的名单,位于犀浦的万科·理想城和万科城就占据了两个席位,让万科在整个城西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房企在一个区域的深度布局,让这家企业拥有极强的品牌优势,且这样的优势将直接反哺在购房者身上。

以万科为例,在把企业战略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后,其位于犀浦—红光区域的又一全新项目万科·时光润园日前正式亮相。它将和其他项目一起,享受到万科成都带来的全系美好生活场景。与此同时,作为万科新定位下城西的首次实践,项目又具有非同凡响的战略意义。

万科·时光润园效果图

截至发稿前,万科方面尚未公布该项目过多的产品细节,我们不妨通过案名来管中窥豹:

“ 时光——该项目位于成都西轴线之上,紧邻成灌快铁红光站。脚下的土地经成都城西3000年古蜀文明的传承,从国宾板块沿着城市轴线延伸至此,因为时光而历久弥新;润园——这是继国宾润园和锦西润园后,万科第三代润园系产品。容积率2.0,保证了纯改善居住的尺度,并将中国传统庭院文化根植于心,一池、一院、一园,做到对所有细节极致揣摩,以墅级标准筑就高层产品。”

以前,我们总说,时光荏苒,巴蜀文化在城西的沃土上流传千年;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座未开掘的金矿,愿你以时光之名,不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