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顶着科技城的桂冠,在西部城市的排位却不断下滑

来自天府社区@桂圆莲子八宝粥

绵阳科技城经过18年的努力,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增长、保障国防建设的路子。但也要清醒看到,科技城建设的成效离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努力,没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没有在创新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什么顶着中国科技城的“桂冠”,绵阳经济总量在西部城市中的排位却一度不断下滑?这个“科技城之问”亟需我们深刻反思并作出回答。

这是最近,绵阳市积极讨论的问题。为了回答好这些问题,绵阳市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总体目标和远期目标:加快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近期目标:把绵阳建成四川经济副中心和西部经济强市。

着力解决经济总量不大的问题,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持续壮大经济总量,巩固在全省地级市中领先地位,提升在西部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2020年,绵阳经济总量要突破280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形成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功能,扭转省内兄弟市州贴身紧逼的窘迫局面。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4500亿元、力争达到5000亿元,率先建成四川经济副中心。

对标绵阳2017年GDP情况来看,要达到如此目标,难度不小。2017年,绵阳市GDP2074.8亿元,增长9.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 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位。

2018年上半年,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1061.54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如果按照全年9%的增长速度,那么预计绵阳2018年GDP在2261.5亿左右,如果增长10%,也就是2282.28亿左右。如果保持10%增速,2019年为2510亿,2020年为2761亿。

由此可见,要达到2020年2800亿的目标,在接下来的2-3年里,绵阳GDP不能低于10%,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力争达到3000亿元,那至少需要12%的年增长率。因此压力其实是很大的。从现有的几个项目来看,还很难说能否支撑绵阳达到如此增长目标,因此在未来的几年,更大规模强力的招商引资必将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现有项目中,电子信息占绝大多数,而更值得期待和重点的军民融合方面还没有进展,这也是接下来绵阳这座军民融合城市肩负的重大任务。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