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同股不同权 扶植独角兽台湾也有

▲小米启动香港IPO,23日在香港举行全球招股记者会,执行长雷军擘划未来。

小米今(9)日在港交所挂牌,创办人暨董事长雷军在写给员工公开信中表示,这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新股,虽然今日开盘就跌破发行价,但仍引起市场关注,因为小米为港交所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的第一股,此次改革被称为港股24年来最重大的IPO改革,旨在吸引有潜力的独角兽企业。

小米集团今(9)日港交所挂牌,是港交所首家以「同股不同权」方式上市的新股。所谓同股不同权,是指公司某些主要股东的投票权高于一般股票,这是为了让独角兽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创办人在持股较少的情况下掌控公司。之前阿里巴巴就曾要求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在港上市,但遭到拒绝,使阿里巴巴最后选择到美国上市。

而阿里巴巴转往纽交所上市,上市当天即上涨38%,市值一度达到2314亿美元。港交所因错失阿里巴巴挂牌上市的机会,因而检讨相关IPO制度。其实,港股曾经在1989年前执行过双重股权即同股不同权机制,但因缺乏相关监理与管理的经验,因此一度被废除,但去(2017)年底港交所开始讨论先进国家执行的同股不同权的可行性,小米则顺势成为重启该制度后的首家企业。

虽然小米2017年营收达人民币1146亿、营业利益人民币122亿元,亏损人民币439亿元,今年首季营收为人民币344亿,但仍亏损70亿人民币,仍是一家未获利公司。但外界认为,小米是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上市,此举可能吸引大陆其他科技公司以相同方式到港交所上市,因此备受关注。

至于中国台湾,为了扶植独角兽企业、鼓励新创事业发展,行政机构也在今年初端出「2年内打造至少一只『独角兽』」,希望扶植成立不到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创公司。而证交所及柜买中心3月底也同步宣布多元上市柜条件,只要净值、营收及现金流量三要素符合条件,即使没有获利的新创公司也能申请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