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我就拉倒——东北方言为啥这么「乡土」?

今天刚起床,就被周董最新单曲震醒

If You Don’t Love Me, It’s Fine

歌名译成中文就是——

不爱我,就拉倒?

拉倒??????

对此,网友表示——

我粉的杰伦,咋突然成了广坤?

这名字,这歌词

《不爱我就拉倒》部分歌词

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歌词掺杂东北方言(拉倒)后,就【乡土】了呢?

为什么黑土地、花棉被、东北朋友的口音,给人感觉都很【乡土】,丝毫不浪漫、不都市化?

东北到底在哪里?

东北真的吗?

曾经的东北——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与多数人的印象不符,东三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即便近些年发展慢了,东北城市化水平还是在国内前列

建国后,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成为了

共和国长子

绝大多数钢铁、能源、化工、造船、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都在东北开展。

50-80年代,重工业30年发展,促成了东三省“全民工人”的就业结构

与花棉裤、二人转、大土炕相比,

工装夹克、锉刀扳手、滚滚冒出白气的烟囱,才是东北最显著的【文化符号

1978年,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东北占了4个

东北的“洋气”——重工业、白桦林和手风琴

】的反义词,可能是【洋气

现在谈【洋气】,人们想到的是欧美流行音乐、韩国男子天团

但在30年前,洋气还有另一种可能——

社会主义洋气

因为位置挨着苏联,也因为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相似

东北地区在民俗文化、影音艺术、建筑风格方面,都受着苏联的影响与渗透

30年前,洋气不仅是可口可乐和牛仔裤——

秋天的白桦树,浪漫的手风琴,欢声笑语的合唱班,广场上滑旱冰的青年,崇尚劳动和知识,洋溢着热情的少年男女,这都是当年东北气质的一部分。

下班后的工人们,结伴去松花江边野餐,

吃的,也都是现在很“流行”的韩国料理、俄式冰点、面包香肠

直到今天,好多东北老人身上,都有这种气质遗留

人们印象中的东北老人

实际中的东北老人

不过这一切,都在苏联解体(影响消失)、强计划经济的改革、90年代工人下岗大潮后,随风消失不见了。

春晚小品:【乡土】印象的形成

如果把从小到大的认知、记忆暂时抹掉,我们客观审视一下

东北口音:“你咋这样”

南方口音:“你怎么这个样子哦”

大概分不清哪个土、哪个洋

东北特色民居

西南、南部特色民居

东北地区 赫哲族民族服饰

中国台湾地区 高山族民族服饰

显然,在建筑、服饰上,依然分不清谁土谁洋

所以,到底怎么回事呢?

话说90年代,发生了三件不相干的事

——

苏联解体

国企下岗大潮

东北小品在春晚大放异彩

苏联在冷战中的全面失败,让其政治、文化的辐射力急速消失,“社会主义洋气”不复存在

国企下岗潮,让本来集体化一、生活稳定的东北工人们变成了“待业者”,一时间,酗酒、暴力现象变多、变得频繁

而在娱乐方式单一的当年,电视恰好普及到千家万户。【打开电视看小品】,成了人们最喜爱的娱乐方式。这时候,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演员出现。

这些作品,不遗余力的体现东北农民的【】,利用农民角色对新鲜事物的抗拒,表现出角色的淳朴。

95年春晚作品《牛大叔提干》

经典台词:“把这拿走我回学校有个交代,

搁这学会扯蛋了”

97年春晚作品《红高粱模特队》

经典台词:“模特就是满身玻璃球子,

露个肩膀头子,走道还直扭胯胯轴子”

98年春晚作品 《拜年》

经典台词:“你当乡长一天忙的跟啥似的,完了人还告你

跟老姑父学,养鱼吧!”

99年春晚作品 《昨天今天明天》

经典台词:“最后一句说点关键的,

来前儿的火车票谁给报了”

这些作品都很经典,也不乏思想。

但本山老师确实在全国观众面前,塑造了一个“抗拒外来事物、不通风情浪漫”的典型东北人形象

许多人对东北的第一印象,由此而来。

乡土气息的东北小品,接地气、通俗易懂,还真的很好笑,逗乐了全国观众。

但后来的喜剧演员们,似乎并没有本山老师的功力,东北系小品淳朴的幽默,逐渐向挤眉弄眼、耍宝低俗靠拢

发展到后来,观众似乎只有在看到低俗、嬉闹、夸张的形象时,才能意识到:这是东北演员

比如操着东北口音的开心麻花团体,并不被认为是东北系风格作品

长此以往, “”的,观众一看就是东北的

不土”的,观众很难联系到“东北文化

这种文化惯性已经形成,东北已陷入了“循环自土”文化怪圈……

经济疲软:【土味】的根本原因

20年前的国企下岗潮,让本来集体化一、生活稳定的东北工人们变成了“待业者”,一时间,酗酒、暴力现象开始多发、开始频繁

“东北大哥”的形象,也在这时变得明晰

演员孙红雷演绎的东北大哥

经济持续疲软、生育率持续低靡、人才持续流失,东北的内部活力逐年下降。直播、短视频大热后,好多年轻人看到了【一夜暴富】的机会

为了吸引流量(钱),各种引人眼球的奇葩视频出现

喊麦、社会摇之类的亚文化也火了起来。

一声老铁666,真正坐实了【】味

指望网络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们,并不在意自身形象是否得体。毕竟,这是能触到的、实现阶级跃升的可能

言语是雅是俗,格调是美是土,似乎不再重要了。

无论原因如何,事实就是这样

固有印象的加深,内部经济的一蹶不振

让东北在全国人民中的美好印象逐渐消减

只留下黑社会、花棉袄和喊麦的地域符号

放眼望去,并没有任何人做错了什么

如今白桦树还在

但欢声笑语、拉着手风琴唱着歌的年轻人们

去哪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