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ind 薛理玮:利用好MarTech可以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

Ptmind 联合创始人&COO 薛理玮

数据分析贯穿运营各个环节

1. MarTech能解决企业增长的哪些问题?

能解决企业在增长运营中,各个部门的目标过于分散不能合力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MarTech的基础是数据和技术,利用好MarTech可以更好的找到企业自身的增长之路,不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

拿零售业来讲,MarTech可以打通客户从接触品牌到互动到交易到售后持续活动的生命周期数据,收集回来的一手产品评价,客户选购过程中的关注点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的质量和卖点。在MarTech之前,这个周期内需要多个公司合作并手工汇总数据,可能需要每月一次,而技术的发展能将这个周期变为每周甚至每天。

2. 业内把MarTech分为广告技术/AdTech,数据&分析、内容&体验、互动&关系、营销云、交易六类, 您最看好哪一类?

我们Ptmind是数据公司,但并不是说在这几类里数据就是最重要的。数据分析是贯穿在企业运营各个环节里,尤其在MKT环节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会觉得因为数据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各个环节,这样就跟企业和其成员的关系会更为紧密。没有数据我们根本无从谈起如何来投放广告,如何做个性化的内容和体验,如何开发新的产品,如何和客户保持联络,并告知我出售的产品并完成交易。

其它5类都是围着数据来操作的。

中国的MKT人才和技术基础非常薄弱

3. 现阶段MarTech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哪个行业适用性最高? 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难点: 由于业态变化太快,而中国的MKT人才和技术基础本身就非常薄弱,光有MarTech的概念,但实际上很难落地,数据的收集,清洗和行业算法的发展。特别是GDPR生效后,对于数据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步骤都会产生大量的管控并带来成本的增加。没有大量的数据来基于结果验证算法,这个进化的进程会被拖慢。

行业适用性: 数据相对容易搜集,清洗并应用。这样来看要求数据在这些场景中相对简单,比如微信这种超级App,一个App可以完成广告,内容体验,互动关系,营销,交易。而这些行为产生的数据都可以沉淀在一个ID上。行业适用性比较好的还是零售行业。

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比如促销活动等。

4. 您所在团队或是客户是否使用Martech工具?如有使用,请列出该产品的名称,在运营中遇到哪些困难?

所使用到的Martech工具有:Intercom、Pardot、Ptengine

困难包含:

用户分类

自动化营销

用户社区运营

数据的开放与透明性问题

能把营销与技术无缝融合的人才缺失

5. 您看到的Martech或技术推动增长的案例能否分享一下?

来自于我们Ptmind自己的案例:

汽车客户通过Ptengine产品,让市场团队及时了解到自己客户群体的关注点,快速调整创意和宣传策略,在短时间内提高了活动的转化率;

跨境电商客户基于Datadeck产品,打通Adword、GA和内部CRM的数据,快速调整投放效率, 使投放ROI提高5倍以上。

增长是核心目标

6. CMO该如何培养技术增长战略思维?建立营销技术团队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每一个CMO和所在企业的定位都不尽相同,比如有brand marketing, product -marketing, campaign marketing, 但是归根结底,增长都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如果从技术增长战略思维来看,数据是基础,从企业的核心产品生命周期出发,是如何将数据沉淀下来。

拥有数据分析,业务分析能力能够帮助营销团队有目的的设计活动来有效收集数据并沉淀下来更能有效的助力业务增长。

建立运营即营销的思维方式,并将敏捷迭代的方式引入到MKT活动中。

大胆尝试第三方MarTech工具和服务,快速 try and error。

抓住企业战略,不跟风,找到一条最合适企业自身发展的路,而PT目前一心打造的咨询加产品能力正是能够帮助CMO逐步建立这种能力。

7. 您认为将来会是做市场的人还是技术出身的人转型成为数据运营人才?哪类人才缺口最大?

了解市场业务是纵深方向,具备技术能力是横扩方向,对于企业来说,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的市场人会更有利于企业。

市场和技术的人才,跟数据运营人才本身都是专业人才,能横跨这三者的人才才是行业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从市场需求机会来看,哪种转化更能让客户在比较低的成本上实现,那需求就更高,人才缺口可以被技术产品跨界解决。拿PT来举例,我们将客户的行为数据还原到客户视角,呈现到运营人员面前,解决了运营人员大规模数据化运营无从下手的痛,也能让技术人员快速明白客户的痛。

8. CMO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营销工具或产品?有什么推荐?

建立运营即营销的思维方式,并将敏捷迭代的方式引入到MKT活动中。

大胆尝试第三方MarTech工具和服务,快速 tryand error。

抓住企业战略,不跟风,找到一条最合适企业自身发展的路,推荐的工具有:Intercom、Pardot、Ptengine。

技术、管理、战略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9. 美国Martech领域知名学者Scott Brinker认为Martech涉及到技术、管理、战略三个层面,你觉得哪个是重点,有什么补充?

打个比喻,技术是武器,管理能力好比人的四肢的灵活度,而战略是大脑,这三者确实都不可或缺,如果非要说个重点,必须是战略,也就是大脑。

因为武器可以是别人造的,只需要学会用就行,体能和反应,也可以锻炼出来,只是需要更长时间,但战略是一切的原点,必须只有自己搞的清楚,别人帮不了。

10. 要想让品牌主CMO对MarTech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增长有具体认知,您认为业内该做哪些努力?

切入行业,让各行业CMO能看到MarTech跟他们的行业和业务是切实相关的;深入品牌主,跟CMO一起解决问题和成长,让他们建立正确的看待和掌握MarTech的理念和思路; 大力教育和培养MarTech一线人才,让CMO有兵可用。

11. AI技术在营销行业最重要的应用是什么?

替代大量逻辑重复的工作

丰富营销手段,解放人工

基于海量数据给Marketer提供更多思考角度的建议

预测分析

阿里或是首家全面应用MarTech的企业

12. 现在的Martech还需要多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全面应用?

MarTech大势所趋,不过,要想把MarTech进行系统化地落地,却并不容易。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会让全面应用很难,除非像阿里一样强势整合了旗下几百家公司的数据,为电商平台服务。我觉得阿里的MarTech可能会是全世界第一个近似全面应用,说近似是阿里缺乏互动/关系/社交这个链路。

13. 营销技术将如何推动智慧零售的发展?

如今,随着零售业运营成本不断攀升,门店引流能力有限,零售商对于精准获客以及顾客有效留存和转 化的需求极为强烈,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MarTech可以打通客户从接触品牌到互动到交易到售后持续活动的生命周期数据,收集回来的一手产品评价,客户选购过程中的关注点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的质量,卖点。

在MarTech之前,这个周期内需要多个公司合作并手工汇总数据比如每月一 次,而技术的发展能将这个周期变为每周甚至每天。主要从“全息洞察”“全场景获客”“无缝销售转化”以及“用户留存与管理”四个层面出发,打通线上线下的完整用户生命周期,充分助力零售商提高营销效率,实现智慧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