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万科从43亿拉到200亿,后创建估值百亿公司,秘密是……

作者 l 余名


上个月,万科收购了硅谷孵化器Runway,开始发展联合办公业务,这对上了现在国内唯一的联合办公业务独角兽:优客工场。更对上了其创始人毛大庆。


就是那个从舍弃万科千万年薪,离职自己创业的毛大庆。


在毛大庆的履历上,只有寥寥几笔,但是每笔都很耀眼。


在凯德置地15年,由零开始在北京开拓了22个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做到环渤海区域总经理。

在北京万科5年,将销售额从43亿拉到200亿,为万科打下北京的江山。

离职创业,3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创立了现在估值110亿的优客工场



毛大庆是商界的一段传奇,是创业者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项目负责人到区域总经理

5分功力拼出10分成绩

回顾毛大庆这20余年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不服输,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

毕业后进入体制工作,领导带着他和其他毕业生在每个科室都转了一圈,说道:“我们单位不需要大学生,你们到这儿来,就是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

一股轻蔑感迎面而来,年轻气盛的毛大庆心眼高,很窝火,在那里待了一个月,辞职走了。

那一个月,他问自己:“我干嘛把生命浪费在这?

毕业季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那时互联网不发达,他骑着自行车游窜在北京的街头,车篮子放着一摞简历,四处找工作。没找到工作前,一直在接些画图的零碎活。

凭着干零碎活的经历,他在建筑事务所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之后因为工作需要外派到了泰国。那个时候,泰国百货业大王李文祥很看好他,希望他能在泰国扎根。

但是毛大庆觉得,这不是自己的最终目标,抵住了李文祥发动全公司各个部门领导轮番的请饭劝说轰炸,赴往新加坡深造。

为了办理工作签证以便长期在新加坡居住,他在导师的学生介绍下进入了日建设计所,成了日建设计所的第一位中国设计师。

在日建设计所,日本人对一个中国设计师的水平感到十分怀疑,哪怕是毛大庆曾经获得建筑设计的奖项,也不足以打消这样的偏见。

面对质疑,毛大庆说:“可我就是觉得自己行,可能我只有5分的功力,却硬是要逼自己做出10分的成绩,剩下的那5分就要完全靠自己的折腾,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

凭借着这执着的想法,毛大庆令人刮目相看,后来上海丽景苑的项目需要一个驻场设计师,他获得了领导的主动推荐。

这一次回国,间接推动毛大庆走向职业经理人的道路。

在上海丽景苑的项目结束后,他加入了凯德置地,也就是这个项目的甲方,只因为凯德置地的一位负责人对他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塔吊都在上海,你自己设计的房子,在自己的国家变成现实,为什么不选择参与其中呢?”

加入凯德置地后,公司委派了1个项目,仅有他独自1人去完成,启动资金只有2000美元。

毛大庆那敢于用5分功力拼10分成绩的精神在这一刻迸发出来:“我没有任何资源,没有员工,更没有股权,有的只是把这种挑战看成是我自己的创业的那股雄心,付出120%的努力。

后来在坚持与妥协的权衡中,他完成了与北京招商局的谈判,成功将一处烂尾楼改造成服务式公寓。

这样的开头之后,毛大庆在凯德置地一干就是15年,从项目负责人,做到了环渤海区域总经理。

抑郁症缠身,靠吃药维持

销售额204亿,成万科得力战将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绝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区别在于有人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有的人奋起前行,而毛大庆是后者。

他加入万科源于王石的“007行动”,意为猎入有国际化视野的跨国社会精英。

王石有多看重毛大庆?

在劝说毛大庆加入万科的时候,毛大庆感到十分矛盾,总觉得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同样对万科感兴趣。王石当场说了:“

如果需要,我会亲自到新加坡找你老板谈,你一句话,我就去


这次猎人的计划整整进行了2年,在那段时间,万科的总经理郁亮几乎每次到北京出差都会约上毛大庆吃饭。在最后毛大庆犹豫不决的时候,万科人力资源部的同事跑到北京等了毛大庆整整1天。毛大庆这才下定决心入职万科。

在凯德置地以及万科,毛大庆做了20余年的房地产,在业界创造了接连不断的销售记录。但同时,在万科他遇到了人生中的首次危机。

2012年香河土地危机让他怀疑自己。

当时在香河,万科与五矿共同投资了1个项目,叫万科欢庆城。

结果,项目开始进行,首期售楼都已经结束了,却突然被政府告知土地需要收回,当时万科在该项目投入已经达8个亿。

这是毛大庆从业后第一次遭遇到如此挫折。

以高周转为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行业,在处理香河危机上,毛大庆被迫拖了1年。

毛大庆无奈地说:“打官司没人听,那时虽然我不是创业者,但是负责人,上市公司8亿灰飞烟灭,承担的责任压力巨大,虽然后面圆满解决掉,但解决的过程历时1年,多少动脑筋,多少后怕,多少不眠之夜,多少担心都尝遍了。

这件事以及长期以来的高压工作让毛大庆患上了抑郁症。

回忆那段时间,毛大庆说:“我表现出了极其负面的情绪,什么都看不惯,随便一件事情,能总结出好几条不好的因素,什么都完蛋,前途一片黑暗。

有一次他约了王石吃午饭,聊了整个中午,就觉得国家也不行,社会也不行,行业也不行,年轻人也不行,总而言之什么都不行了。王石很惊讶:“你怎么这样呢?你怎么回事儿?”

后来甚至电话他都不想接了:“我得了抑郁症后,电话声音都关了,我怕听到电话的声音,换了无数种音乐都不行,振动也不行。”

每天晚上,他看着手机上的几十个未接电话发呆,然后选了几个必须回的打回去,跟人家道歉,说是在开会。

最严重的时候,只能吃点助眠的药物睡一觉,可是睡醒了也没有任何用。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他接触了跑步之后才有所改善,也因为如此毛大庆至今已经完成了82个全马,这数据还在随着时间在他的个人简介上不断更新。

克服抑郁症之后的毛大庆,在万科持续发力。

北京万科在毛大庆接手之前,一直是个尴尬的存在,深耕15年,却一直未能挤进北京前10。在总经理这个职位上,更是连续换了8个,毛大庆接过这个位置,是第9任。

2009年,北京万科的销售额仅43亿,而在毛大庆上任后1年,这个数值变成了101亿,拿下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头名。再过2年,北京万科提前3个月完成当年的销售任务,创造了160亿的销售记录。在毛大庆离职前,这个记录已经是204亿。

如果毛大庆接着在万科待下去,这个记录不知道还会改写成什么样子,但他却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将这超200亿的显赫战绩清零。

在2015年3月, 毛大庆正式从万科离职。

对于毛大庆来说,5年光景将北京万科的业绩翻了近五倍,已经稍有满足了。不少人评价他是有家国情怀的人,这样的人绝不会止步于业绩上的提升,他更多的希望对万科做出一些改变。

可万科是怎样的一个公司?身为创始人的王石都能被请出局,又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轻易做出改变的?

如同王石还在万科的时候所说:“再回顾 ‘007行动’,在那一阶段招聘的人中只有20%的人留下来了,他们带着抱负和期待而来,但在尝试改变万科的过程中遇到了阻力。

所以毛大庆带着他的家国情怀离职了。

46岁舍弃千万年薪,

仅用3年打造出百亿估值的行业独角兽

成功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毛大庆创办优客工场只用了3年,但是这背后是他前20余年厚积薄发

潘石屹在一栏节目里这样说过:“毛大庆从万科出来的时候,然后他就给我打电话,说出来要创业了,我说创业干什么?先到我们的3Q里面去待上一段(时间),所以我就免费地给毛大庆在我们望京的3Q里面提供了一间办公室,过了两天发现人没了!跑出去也做了个3Q。”

20年房地产行业经验,毛大庆早已经对租赁市场野心勃勃,在3Q办公的那两天,与其说是办公,倒不如说是参观与亲自感受。

在优客工场创立两年后,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说:“(那个时候)如果他创业的消息传出去,投资人一定会带着支票薄挤破他的大门。”

在北京,潘石屹早先一步在自有物业开始创办了3Q,相比毛大庆不缺融资的能力,坐拥SOHO的潘石屹更是不需要融资。数量上,以联合办公为概念的公司有超50家。优客工场如何由后来者成为独角兽?

优客工场面临这与其他创业公司相同的问题:融资、找场地、商业模式、客户投诉。

毛大庆不缺融资,却差点入了融资的坑,职业经理人的经历让他模糊了股权结构概念。当初他找徐小平融资6000万的时候,徐小平吓了一跳,不是因为这6000万太多了,而是因为毛大庆打算出让60%的股权来进行融资。

徐小平评价:“如果一家创业公司一开始就放弃了60%的股权,显然是为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后来徐小平劝他先融资600万,出让6%的股权,先做出雏形然后再进行二次融资。后来,二次融资的时候,毛大庆只用了约10%的股权融得了1.8亿(优客工场对该数据表示略有出入)。

当然,这1.8亿也不是白来的,一向主张多元化发展的毛大庆不想当一个租桌子的“二房东”,而是通过“社群”的概念,以及投资多家相关生态企业,将优客工场打造成了一个互联网+企业,并且在天使轮融资的资金花出去不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实现盈利。

与此相比,有多少创业者拿了数轮融资却不断往外烧钱?

这3年,毛大庆带着他的优客工场在第1年实现了盈利,对同行进行了3次合并与并购,完成C+轮融资,总估值达110亿,遍布全国35个一二线城市,当之无愧的行业独角兽。

从脱离体制到拿着数十份简历到处找工作,再到创办估值110亿、拥有15万会员的优客工场,冒险二字贯穿了毛大庆至今的职业生涯。

从体制中离职到拒绝泰国李文祥的挽留,再从凯德离职加入万科,直到出走万科自己创业,每一次毛大庆都将自己从一个安稳的环境中拉扯出来,然后再以拼搏精神达到新的高度。

他说:“人生有很多扇窗户,没有什么不能干的。需要保持好奇,不断地去尝试。哪怕结果不好,但过程是最大的收获。

有时候,我们并不缺乏选择,缺乏的是毛大庆这般敢于冒险的勇气。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