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awawa终于凉了:一个“邪教组织”怎么能在中国火十几年?

Ayawawa,没听说过?说实话,在她说出“慰安妇能活是因为性别优势”这种荒唐无脑、秀智商下线的不当言论之前,我还真是没关注过。可能因为我既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女权癌,不需要Ayawawa这种邪教组织给我洗脑我才能拥有“精神支柱”、“勉强苟活”。

此种言论一出,号称“情感教主”的Ayawawa不仅被微博禁言6个月,连央视都坐不住了,央视《新闻周刊》对Ayawawa进行长达10分钟批判,称其利用某些人的性别焦虑来为自己谋利,教人为“奴”,突破底线。

央视报道称,ayawawa利用某些人的性别焦虑来为自己谋利,教人为“奴”,突破底线。封杀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你以为她做的是情感讲座?其实她做的可能是讲座生意。你以为她是耐心的在热爱人民?其实可能是在热爱人民币。

一个小小的Ayawawa何以动如此大的阵仗?所以我百度了一下这个大言不惭、有勇气说出“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的”Ayawawa到底是何许人也。

百度百科的词条上是这样介绍Ayawawa:

杨冰阳,生于上世纪80年代,西南师范大学毕业,网名:ayawawa。天涯社区十大美女之一,情感分析专家,多栖艺人,Mensa(门萨)会员,曾经担纲腾讯世界杯美女主播等。为《全视界》、《现代女报》、《大学生周刊》等多家报刊杂志开过专栏。曾出版文学作品《恋爱厚黑学》、《我和幸福有个误会》。

仅看表象或许没什么特别,更想象不出会是一个“矮化女性价值”、“教人为奴”的女权癌患者,倒确实能看出是一个“智商高”的人。因为Mensa(门萨)会员是只有智商130以上才能够加入的。

但是如果你一条条研究她的言论,你会发现她简直可以称为中国社会的一颗毒瘤。

以下为Ayawawa的部分观点:

外貌就是一切,长得好看的女生没有必要考研;

女人在二十几岁事业比男人好,是因为利用了性别优势,并不代表能力强;

父亲强奸女儿是因为母亲PU过高;

老公出轨是因为女人的条件不如老公,高攀了他……

什么是PU?

Ayawawa自创了一套以“PU”、“MV”为代表的理论,即Paternity Uncertainty(亲子不确定性)和Mate Value(婚姻市场价值),前者多指男人的不安全感,后者是指女性价值的八个体现,即年龄、长相、身高、罩杯、体重、学历、性格和家庭环境。

在她看来,女性三要温柔乖巧,讨男性喜欢,以此来降低“PU”、提高“MV”,而每个女性都可以根据这两个概念打分,分数高低则影响感情幸福程度。

Ayawawa的这套理论,其实是在不断要求女性做自我矮化,就是把自己非常地放低地位。但是实际上她自己是不是真这么做的,据她的身边人说,杨冰阳绝对是个女强人,她的丈夫其实是她的助手,是帮她打杂的,她真正的家庭生活跟她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完全是两回事。

为了利益而教人为奴,无耻到了极点。这种观不正到极点的人居然也能拥有三百多万粉丝,中国的脑残还真是多呀!

但是换句话说,在炮轰之余,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这个所谓的“情感教主”在中国能够大行其道、拥有众多“信徒”呢?

这个教主之所以能够大放厥词十几年,是不是真的戳中了某些人的痛点?引起了某些人的共鸣?一个Ayawawa凉了,可谁能保证Byawawa和Cyawawa不会再度出现?

引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的话来说就是“封杀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资本的逐利性非常强大。所以社会上一定要有机制,或者第三种声音抗衡这些资本力量。在很多国家,欧美国家,比如说会建立一个性别平等的监测机构,如果传媒里出现对女性非常不友好的言语,它就可以出来抗衡这块东西。第二个我觉得,要解决像杨冰阳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很可能还需要,更要做的事情是真正解决女性焦虑问题。比如说是不是有更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支持体系一起来支持,这个是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做的。当然现在有一定进展,但是我们其实希望步子更大一点,能够更多人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

所以,最终还是需要政府为这种焦虑买单。诚然,封杀一个工号,拆除一个大V很容易,但缓解人们的“焦虑”,重建人们的内心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