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比尔盖茨抢着投资上亿美金的农业项目全都是“假货”

第126篇推文 正文:3353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这是一道送命题】

“人造牛肉吃了健不健康?”

这在国外是道送分题,但在国内很可能是一道送命题。

从事餐饮服务的“老油条”介绍,10多年前他在卤菜摊卖牛肉时,就发现自己卖的根本不是真牛肉。

老板将猪肉用麦芽酚去腥,抹上一层牛肉膏腌渍一会儿,就变成了牛肉。后来还要注射仿真牛筋,看着更唬人。

专家指出,牛肉膏在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而国外的人造牛肉,制造方法有两种:

一种:用牛肌肉干细胞离体培养出人造牛肉。(看多了实验室灾难片的王二小对这种方式心存膈应)

另一种:以Impossible Foods公司为代表的,用植物蛋白来制作的牛肉。

采用了马铃薯蛋白、黄原胶、小麦蛋白、椰子油等纯天然物质,相比于真牛肉,热量更少、蛋白更多,纤维结构和口感方面也足以以假乱真。

这种纯天然的做法得到了谷歌风投、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人的大力支持,据说李嘉诚吃了一口之后就决定为Impossible Foods公司投资千万美元,谷歌也曾想用3亿美金收购,但遭到拒绝。

目前,该公司耗资1个多亿美金的加工厂已经建成,每月可产出45万斤“牛肉”,即减少宰杀2000多头牛。

【我想拿素肉素鸡去融资】

有融资经验的朋友可能会感叹,一家做素牛肉的公司都能融到1个多亿美金,我拿素鸡、素鱼、素腰花去融资,那不得上天了啊?!

没那么简单。

我国佛教和西方宗教的历史都很悠久,吃素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但“纯素主义”的盛行也就近十多年的事儿。

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Livestock's Long Shadow -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Options)。

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动物产品对对环境的破坏相当广泛,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水资源的浪费、水污染、森林砍伐、土地和土壤的破坏、物种的消亡等等。

并且,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肉食消耗量大幅增长,预计2050年全球肉类需求将成倍增长。

Impossible Foods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生物化学教授Patrick Brown表示:肉食中蕴含着非常多的能源,生产一个汉堡所需的能源,相当于驾驶18英里消耗的油,以及一个人3年零3个月喝的水。

需求暴增,导致畜牧业过渡放牧现象严重,土地、水及其他天然资源的消耗增加,各种环境问题随之而来。

与人争粮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最新研究:

农业用地占地球土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农作物需要覆盖了农业用地中的三分之一的土地,而牛和其他动物则在剩余的三分之二的土地上放牧。

所以“粮改饲”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再这么发展下去,随着人口的增长,不用等到2050年,地球就无法承载这么多动物了。

【硅谷里受欢迎的“假货”】

当然,王二小知道一说起环保问题,大伙儿都觉得有点假,那么规模化生产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呢?

我国渔业规模全球第一,美国每年会从我国进口大量海鲜。大规模商业化的养殖,造成抗生素和激素滥用问题严重。

去年,美国财经杂志《Bloomberg》发表文章《被抗生素污染的中国海鲜最终会出现在你的餐桌上》

(How Antibiotic-TaintedSeafood From China Ends Up on Your Table),好吧,我们又被喷了。

虾作为美国消费量最大的海鲜品类,一家名为New Wave Foods的公司就研究起了人造虾仁,现在他们的人造虾仁已成功进入硅谷的谷歌公司餐厅,很快将进入零售市场。

这种人造虾仁的做法挺有趣,让我想起了某广告:以汤熬汤,才能熬出元气高汤

根据食物链关系,虾最喜欢吃红藻,这也说明红藻与虾有着类似的营养成分,虾摄取红藻后的能量转化利用效率太低了,干脆咱们用红藻来造一个虾吧!

于是他们从红藻中提取植物蛋白,打碎并混合,经过压缩、蒸、膨化、拉丝等现代食品加工工艺,让其达到跟虾仁类似的纹理和质感,营养也相差无几

现在这家公司正在用类似的方法研发人造鱼翅、扇贝等。

人造虾仁的优势:

1、不含胆固醇

2、不用担心激素和抗生素问题

3、没有贝类的过敏原

4、对环境更友好

5、原材料便宜导致最终成本比虾仁低

所以,与其说一场关于“纯素”的时尚饮食风潮席卷全球,不如说食品安全问题席卷了全球。

【逐渐壮大的素肉市场】

2009年:

有关“纯素主义”的词条在英文维基百科中的浏览量达73000次,2013年8月上升至145000次

2010年:

荷兰首家仿肉素食店“DeVegetarische Slager”正式开业

2011年:

欧洲首家纯素超市在德国开业

2013年:

拥有200余年“酒肉传统”的慕尼黑啤酒节首次打破惯例,提供纯素菜肴

2015年:

调查发现,美国素食人口达到34%,出现了纯素肉店“Herbivorous Butcher”,素肉市场的销售额达到5亿多美元

2016年:

调查发现,英国纯素食者的数量在过去的十年中上涨了360%

2017年:

世界上最大的Vegan纯素超市在澳大利亚开张;美国知名连锁沃尔玛Walmart超市最近在其Walmart News Now网站中发布,植物为主的饮食将是时代新趋势,要求供货商跟上日益增长的植物性饮食需求。

饮食习惯的转变是及其困难的,从无肉不欢到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素食主义者,素肉成了最好的过渡手段。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舆论的引导,名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Beatles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奥斯卡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美国以前的总统克林顿等等都以身作则地为素食主义做宣传。

如果不是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没人关注你究竟是选择吃肉还是吃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曾被视为极端生活方式的素食主义逐渐为大众所接受。

专家预计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食素必将成为未来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趋势

而越发达的地区,素食产业就越繁荣,如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都被评为“素食友好城市”。

【利润多高?看投资金额就明白了】

用植物性农产品来制作仿真肉类,光想想就觉得很赚钱,但口说无凭。

大佬们的投资和看好更容易让人信服。

除了Impossible Foods公司获得谷歌、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投资外。

2014年,李嘉诚通过其投资公司HorizonsVentures向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人造肉初创公司ModernMeadow注入1000万美金,用于人造肉的加速研发及规模的扩大。

PayPal的创始人Peter Thiel也对Modern Meadow该公司进行了注资。

该公司宣布能够在实验室容器中通过生物制造工程和3D打印技术来培育牛肉和牛皮。

实际上,除了牛肉之外,鱼肉、家禽肉等也都能通过非侵入性的动物活组织细胞切片提取进行生物制造。

比尔·盖茨投资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ud Meat,产品在2016年5月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全食超市上架后很快售罄,于2016年被美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泰森食品收购了5%的股权。

来自泰森食品的Monica McGurk表示:“Beyond Burger的质量好得惊人,我们相信这将是一款颠覆性的产品,能够让我们挖掘到食品行业快速增长的部分”。

泰森食品近日宣布,给以色列人造肉的公司 Future Meat Technologies 投资 220 万美元,这是泰森继Memphis Meats 之后,投资的第二家细胞造肉公司。

【当一盘李嘉诚的司机】

如今优质大豆抢着要,普通大豆勉强卖,想将大豆加工成素肉赚钱的人不少,比如大红大紫的辣条。

但我国的饮食结构丰富,除了素肉外,素鱼用的是茄子或者红薯、腰花用的是蘑菇,素虾仁用的是魔芋......

稍微成气候的素食知名企业屈指可数,口感和味道能让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名字就不说了,王一小让我注意要避免有打广告的嫌疑,这里就不列举名字了)

随着素食主义者逐渐增多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日渐提高,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素食主义餐厅,价格都很昂贵。

较大的利润空间让人垂涎三尺,听到李嘉诚投了2家,不由得让王二小想起李嘉诚的司机发家致富的故事。

李大老板是2014年在国外投的,现在着手发展国内市场应该还不算晚吧?

最后王二小提醒各位朋友,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素肉在我国的发展会更加多样化,这给我国的素肉发展,增加了不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