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时间|高温来袭,今年你能领多少钱的高温津贴?

“大暑”已到,高温必定不会缺席!

作为室外劳动大军,

农民工兄弟享受到高温津贴了吗?

国家政策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那么,高温津贴如何发放,具体金额是多少?有什么领取要求?我们邀请了权威专家和律师,为您详细解答。

本期嘉宾

左:北京道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谢燕萍

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沈建峰

专家解答:高温天里的高温津贴

1

什么情况下能享受“高温津贴”?

高温补贴是在高温天气作业时,由用人单位发放给劳动者特殊的待遇。《防暑降温措施办法》中规定了发放标准,同时规定各省市自治区人社部门可以制定各地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当然发放劳动津贴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双方要存在劳动关系。

2

高温津贴是福利还是工资?

目前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有的观点认为高温津贴是工资的一部分,依据是国家统计局1990年颁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明确,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2012年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也明确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从裁判实践中看,有些地方出现过因为没有发放高温津贴,员工辞职时主张没有足额发放工资,单位赔偿了经济补偿金的案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认为高温津贴是工资的一部分。

但是还有些观点认为,工资是提供劳动的对价,高温津贴属于法定福利,应该和应休未休年休假的额外200%的工资性质一样,也属于法定福利性质,同时依据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包括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高温津贴属于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

从高温津贴是劳动者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工作作出特殊的付出从而得到的特殊回报的角度来看,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的范畴有其正当性。另外,高温津贴纳入工资范畴,享受工资的特殊保护,对于落实高温津贴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防暑降温费=高温津贴吗?

高温工作的保护分很多层次,不仅是发放高温津贴。首先在一定高温条件下,要缩减工时、停止工作;第二,要给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的物品、饮料等;第三个是发放防暑降温费。这几个层次是并行不可替代的,比如不能多发点钱就要求员工在高温条件下继续干活,也不能因为发放了防暑降温费,就取消给员工的防暑降温物品、饮料等。

不过,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不同,不是法律规定必须发放的项目,很多企业会在夏季自主发放一些费用作为福利。高温津贴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标准发放,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如果单位设置了防暑降温费,并规定全员享有,那符合高温津贴发放条件的员工可以获得两份福利。

4

高温津贴具体多少钱?

5

单位不发高温津贴会被处罚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高温补贴、逾期仍未改正的,将给予行政处理,并可以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5

没拿到高温津贴,要如何维权?

在劳动者维权方面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行政救济路径,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作为行政部门,他们有责任查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第二个是劳动争议解决的路径,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说法时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举案说法》开办的新媒体栏目,每周一、三、五更新。我们邀请权威嘉宾,用通俗的语言,来和大家讲解生活中常见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