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关防乡“户户到”路上的故事

6月中旬以来,关防乡429名县乡村包联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户户到”第一轮走访活动,沉下身子访民情、静下心来听民意、撸起袖子解民忧,一路上挥洒汗水无数,一路上收获感动多多。

帮贫困户送医送药的“白衣天使

黄大香是沙沟村2组人,原本居住在条件恶劣的高山上,2017年年底搬到位于沙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的扶贫安置房。现年56岁的她,患有严重的妇科疾病。2018年3月,黄大香病情严重,然而她一个人在家,就医看病都很困难,只能一拖再拖。万幸的是,县中医院驻沙沟村扶贫工作队员朱明瑛和吴瑶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她的困境。朱明瑛立即同县中医院取得联系,提前为黄大香预约好医生、安排好病床,在帮助黄大香安顿好孙女和家务事后,于当周星期五将黄大香带回郧西县中医院就医。黄大香的包联干部,县中医院农合科主任祝合菊知道她生病需要就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给黄大香打了电话,并在中医院门口等候,全程陪同黄大香做检查,为黄大香办妥所有的住院手续。黄大香告诉笔者:“我真的是感动的不知道说啥好了,合菊在我住院的时候,每天给我送饭送水果,有时候她实在忙不过来了,也会提前订好饭,到点了让人给我送来。我自己的亲戚都没有像合菊这样贴心的,我太感动了。”黄大香在讲述过程中一度哽咽,言谈之间充满了对政策、对干部、对扶贫工作队的感恩。

笔者在沙沟村走访时,数次听到多名贫困户提起县中医院扶贫工作队和包联干部倾情帮扶的动人故事。“我上次住院,都是朱书记帮忙捎我下郧西,还给我帮忙办住院手续,要不然我大字不认得一个,也不知道找哪个医生看病。真是太感谢了”,“我女儿每个月都要吃药,原来我自己隔几个月下去买,一次买八九百块钱的,慢病定补只能报销100,后来朱书记晓得这个事情了,主动每个月帮我从郧西买药带给我,这样每个月的药钱慢病定补基本都能报销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干部真正做到结穷亲,把包联户当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帮扶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实效,赢得贫困户和社会的认同。

为贫困户土豆跑销路的“局长”

今年年初,在定村级主导产业的时候,周家坪村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区位优势和群众意愿,采用无公害种植方式,发展了100亩红皮土豆。7月份,该村土豆迎来了大丰收,总产量达十几万斤,涉及贫困户90余户。然而,丰收让人欢喜也让人忧,土豆的销路在哪里?

县司法局驻周家坪村工作队积极想办法,工作队员在卖力帮助贫困户销售土豆的同时,专题向司法局局长兰瑞双汇报了此事。兰瑞双迅速组织干部职工,发动亲朋好友和有信誉的商户,于7月17日到周家坪村采购土豆。当天,在兰瑞双局长的帮助下,成功以0.9元/斤的单价售出了1.3万斤土豆,而土豆目前的市场价格也是0.9元/斤。这个售价和销量,打响了周家坪村土豆畅销的第一枪,为周家坪村种植土豆的贫困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兰瑞双局长也被当地贫困户亲切的称为“卖土豆的局长”,亲近之意显而易见。

据悉,兰瑞双和司法局驻村工作队将继续想办法拓宽土豆销路,确保土豆种植户的收益,进一步提振群众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周家坪村明年出列奠定坚实基础。

 临终不忘写感谢信的搬迁户

笔者走访到关防乡沙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大本家时,在墙上发现了一封感谢信。信的内容是:“我叫黄大本,位于郧西县沙沟村居民,本人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即将离开住危房的日子了,这离不开您们的无私帮助,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衷心感谢您们大力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此前,本人由于年老体弱,家庭缺少劳动力,也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生活十分艰苦,一家四口人住在土木结构的危房里,住的十分不安心,政府各位领导和村委会的干部们对于贫困户住危房的问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千方百计地对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以解决‘住房难’的问题。现在终于得到解决,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帮助和扶持,感谢政府各级领导和村委会干部卢从信的帮扶和照顾,感谢你们给予我全家4人低保,给我提供扶贫搬迁100平米的安置房居住。非常感谢您们,祝您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特请你们在空闲的时间里,到我家中来做一下,一是表达我对领导们的衷心感谢,二是感谢您们对我全家人的照顾。感谢人:黄大本,2017年11月11日”。

朴实无华的文字,甚至还有错别字和病句,却让在场的乡村干部纷纷红了眼眶。写下这封感谢信的黄大本已经与世长辞,但他临终前写下的这段溢满感激之情的文字,却重如千钧,将感动和责任深深的印在了每名干部的心上,激励着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们,更加勇往直前,奋力决胜脱贫攻坚!

炎炎酷暑,烈日当头,关防乡干部们走“亲”访“友”的脚步还在继续,“户户到”的路上,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也在继续……(来源:郧西在线 编辑: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