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现李鬼:BOX名称之争 重名必然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灾难

来源/区块之家

今天朋友圈流传的一组截图引起了老币的注意:

Token的代码重名这事儿也不是头一回发生了,毕竟有这么多项目,而字母只有26个,像BOX这样简单好记又易于传播的名称,难免会有撞车的时候。老币了解到,数字货币行业里有个不成文的共识,就是避免名称重复。因为重复的token名称极易造成混淆,投资者以为自己买的是自己看中的项目,其实很有可能就买错了。这样既对自己的用户、投资者不负责,也会影响到被重名的项目。所以,当发现自己的项目与之前的项目重名的时候,很多项目方会主动增减字母或者做小幅度的修改,比如BCC改成了BCH,DATA改成了DTA,VEN改成了VET,等等。当然,SBTC改为NASH是为了更好的圈钱,不在此行列。

重名、改名都不是问题,怕就怕明知道重了,还不改的。这次ContentBOX跟BOX重名,显然就是明知故犯了。从ERC20合约建立的时间来看,BOX要比ContentBOX早得多。

BOX是去年圣诞节发布的,ContentBOX(老币为了省事儿,以下简称CBOX)是俩月前,所以。。。。很明显BOX是占理的嘛。

而且,人家BOX的PR还主动跟CBOX的商务负责人沟通过改名字的事儿,而且还达成了CBOX改名的共识。

然鹅,BOX团队等来的却是火币的一纸公告:

公告里还特别提到了CBOX与BOX重名的问题,也就是说,火币运营团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明知道有风险,还是强上了,这样的操作,会不会坑到散户们,就不得而知了。老币真为他们捏了把汗。

紧接着,BOX官方发了《严正声明》,言辞之间透露着愤慨和鄙视。

确实,在这个行业里,共识不是法律,但是如果

从业者不再自律,带来的一定是恶果。重名事小,但是重名却不改名,这是在打开潘多拉盒子

试想,重名的两个项目,投资者会多么难做,一不留神就被割了,甚至是有人故意重名的话,等同于直接造个假币出来。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假ETH的事件,字母都一样,可是假的ETH也只是用ERC20发的Token,投资者的真金白银换来了一堆空气,这也直接导致了imToken、Mytoken开启了名称审核的机制。

大家都知道,当重名成为一种风尚,必然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灾难

老币这篇文章是为了提醒BOX和CBOX项目的投资者们,充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全称和合约地址,毕竟,如果你充错了币,不论是BOX还是ContentBOX,交易所是不会帮你找回的。另外,老币也想劝劝CBOX的老板们,别没事找事儿,不遵守行业共识的,下场都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