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生女儿养育33年,她没叫过自己一声妈

《超生游击队》是宋丹丹和黄宏最著名的小品之一,1990年用东北口音登上央视元旦晚会。

在小品中,黄宏和宋丹丹扮演的是一对农村夫妻,生了三个女儿后为躲避计划生育政策背井离乡,他们这么做只想要一个儿子。

内容诙谐幽默,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中国人口减少了三亿,三亿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

● 怕丢了工作,把孩子寄养在哥嫂家

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为了生个儿子,夫妻二人不惜背井离乡,戏剧来源于生活,28年前小品中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背井离乡”的不是想要儿子的父母,而是被送人寄养的女儿白晓洁。

三十三年前,白晓洁已经有了一个姐姐,重男轻女的家里想要一个男孩,母亲张淑英冒险怀上了二胎。

当时国家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白家为了生一个男孩,不惜冒险再怀二胎,全家人都对这个肚子里的孩子抱有极大的希望。

母亲张淑英每天穿着宽松的衣服,身材瘦小的她每天过得都是提心吊胆,要是被别人发现,自己和丈夫的工作就没有了,她每天在惊慌与期盼中等待孩子的降生。

怀胎7月时,张淑英去了远亲家待产。可事与愿违,这次又是个女儿,白晓洁就是这样来到了世界上。

从白晓洁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注定不能以张淑英女儿的身份出现在家中,她是二胎,是超生,是不被允许的存在。

她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她名义上的爸爸妈妈是张淑英的哥嫂,晓洁很少见到他们,“父母”远在外地,每次的问候也只是简单的寒暄。晓洁五岁那年,哥嫂有了自己的孩子,那是个男孩。

八岁那年晓洁的爷爷去世了,张淑英将女儿接回了家,晓洁谨慎、自卑、懂事。晓洁一直叫张淑英老婶,在晓洁的心中,自己就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这个家里她是一个外人。

张淑英不敢告诉晓洁真相,她和丈夫不能失去工作。

心里的愧疚,对晓洁的亏欠,让张淑英对晓洁格外的疼爱,晓洁的衣服永远是新的,张淑英大女儿的衣服从来不会留给晓洁穿,她都是自己一针一线为晓洁缝制。

多年来的母女关系既陌生又紧张,张淑英不敢多说晓洁什么,她害怕打破二人之间的和谐。

● 告诉女儿真相,希望她能原谅自己

可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大女儿患上了淋巴癌,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世界,那时小外孙才10岁。

生命无常,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又知道呢,张淑英已经失去了大女儿,她不想再留下遗憾,她将真相告诉了晓洁。

这么多年来,叔叔婶婶对自己视如己出,而亲生父母却不关心她,晓洁在这一天终于知道了答案,但是她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这么多年来不肯认她。

晓洁离开了家,就再也没有和父母联系过,她在心里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么多年来同住屋檐下的叔叔婶婶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她是超生的女儿。

张淑英找过晓洁,她一直希望女儿能够原谅他们,但是每一次女儿的态度都很冷漠,她好后悔,当年无论什么后果她都会将女儿留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