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西贵州自驾游记—D6 寨沙侗寨

神秘的梵净山,风景优美,人在画中,令人沉醉。

踏上寨沙吊桥,穿过太平河,水柔山青,美丽的寨沙侗寨就隐藏在其中。

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显的民族韵味。

寨沙侗寨是免费游览。自驾游的车辆可以停在寨门前的停车场。也可以停在梵净山景区停车场,再步行经过寨沙吊桥,进入村寨。

太平河流经这里时,河面变得宽阔,水流也变得轻缓。

河水清澈见底,许许多多的鹅卵石散落岸边。

可以卷起裤腿,踢掉鞋子,踏入河水,任水流轻轻的抚弄双脚。

岸边的每一块石头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花纹图案。弯腰寻找喜欢的石头,留作为日后纪念。

村寨中不少这样的古榕树,应该有几十年的树龄,见证了村寨的变化。

极具少数民族风的建筑——侗族鼓楼拔地而起,远远地就可以看到。

鼓楼的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直刺苍穹,犹如塔尖一样。中部是层层叠楼,形如宝塔的楼身。楼檐一般为六角,俗称“六面倒水”,每一分水的突出部分都有翘角,它的重檐层层叠叠,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

侗族人认为奇数是吉祥之数,所以侗族的鼓楼重檐数上皆为单数,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达21层。

鼓楼是侗寨放鼓之楼,有鼓则有楼,有楼则置鼓。

鼓以桦树作身,名为“桦鼓”,安放于鼓楼髙层。

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

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屮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有一大火塘;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

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集鼓楼广场,吹芦笙,“哆耶”对歌作乐,侗乡成为“歌的海洋”。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

4个人,18天,3000公里,普通人的自驾游记,一路美景,美食,趣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