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可能现在推荐有点晚,但真的是2017年最好看的华语片之一

小编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心中再次陡然升起一股悲悯心。和《三块广告牌》一样,关于对现实的诉说。这部华语电影的故事“残酷”程度也要远远超过前者。

今天安利给大家的,是我认为2017年最好看的华语片——《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

导演 / 编剧:黄信尧

主演:陈竹昇 / 庄益增 / 戴立忍 / 纳豆

类型:剧情 / 喜剧

上映:2017-06-29(台北电影节) / 2017-10-13(台湾)

1

大佛plus

这部电影有多好看呢?在第54届台北金马影展上,获得了十项提名,最终斩获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新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原创歌曲五项大奖。

导演黄信尧,44岁获奖并自嘲自己是“高龄新导演”。拍纪录片出身,作品包括《唬烂三小》《带水云》等,擅长以戏谑的口吻道出青春的梦想与失落,以其幽默的叙事凸显人生的荒谬困境。

《大佛普拉斯》作为他的首部剧情长片,便入围并成为当年金马大赢家。这部影片的缘起也很特别。

早在2014年,黄信尧拍摄短片《大佛》入围第51届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提名。

这部短片深受评委钟孟宏的喜爱,建议延展成长片,两人由此相识。钟孟宏还主动提出担任影片的摄影师,同时让其公司全力支持拍摄。

钟孟宏做摄影时候艺名为中岛长雄,他凭借此片获得金马奖最佳摄影。

说起来,片名《大佛普拉斯》起的也是随意。普拉斯=plus,当时正值iPhone6 plus发售,在经过《长佛》《巨佛》《XL佛》等片名都不合适的情况下,导演立即决定用“大佛plus”。

但《大佛普拉斯》的意义并不止于是短片《大佛》的加长版。导演在创作上,保留了原短片中「两个男主角和一个男配角」的设置,然后又重新构思完成剧情长片的剧本。

这次又加入了不少实力派演员。其中有钟孟宏钟爱的像戴立忍、陈以文这样的御用演员班底,也有像梁赫群这种走喜剧路线的演员。电影中的荒诞幽默感呼之欲出。

2

底层人物群像

《大佛普拉斯》的故事很简单,一个以拾荒为生的底层小人物以偷窥上流社会的下流事为乐,但在影像中无意看到了凶杀案,自此人生改变而不幸被灭口。

影片在叙事、影像上非常特别。导演没有参演,但用全知视角自始至终以画外音的形式,在起起落落的剧情中为我们解说人物和故事发展。

影片的黑白影像呈现冷静客观,不夹杂任何主观色彩。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有直接融入感。

导演致力于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讲述小人物的辛酸。

与《疯狂的石头》《黄金大劫案》的强烈黑色幽默色彩让人忍不住大笑地舒畅感不同的是,《大佛普拉斯》中的“黑色荒诞点”让我全程屏息沉默,最终在片尾伴随着客家语音乐人林生祥的原创歌曲《有无》,心中升起悲悯和虚无。

影片用群像展现了三个边缘人的黑白人生。

人前唯唯诺诺、卑微到尘土中的肚财只有与好友菜埔在值班室,窥视老板启文行车记录仪中的腌臜事来获得存在感。

菜埔不论在老板还是肚财面前,永远没有话语权。是弱者也是存在感几乎为零的人物。

肚财的另一个好友释迦,更具有荒诞感。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他是干什么的。全片只讲过三个字,他唯一不变的特点是每晚要听着海浪才能平静如梦。

与肚财、菜埔挤在一方天地中偷窥有钱人的生活不同的是,启文代表的上层阶级可以出去饮酒作乐、风流快活。

导演用黑白和彩色鲜明指涉贫富两种不同阶级。

行车记录仪外是有钱人想去哪里去哪里的快意人生,行车记录仪内是底层人物只能坐在影像前意淫的窥探欲。

影片用一尊大佛串起整个事件。随着大佛的整个制作过程,肚财他们的个人命运也走向所终。

当然,大佛不会只是一个道具,它的隐喻意义很明显。《金刚经》中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整个故事在大佛眼底发生,拯救「众生皆苦」的佛陀并没有救赎任何人。

渺小如肚财、菜埔、释迦,有钱有权如启文,都没有得到神祇的垂怜,因为只有看透现实的本质,才能生发出智慧。所谓的灵与肉都是一具空壳,只有「苦」才是真实深刻的。

好的剧本是不会给出一个正面意义的结局。现实中很多事情是无解的。

尊重事实最重要。如同《三块广告牌》最后将句点划在两人开车行进的路上;《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男主角选择继续自责、丧下去。

《大佛普拉斯》也同样没有所谓的结局。没有写下终点的故事,他们几个人也只是渺渺众生中的沧海一粟而已。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在全世界都有、都在发生。

黄信尧用旁白客观讲述一群小人物的人生命途,虽不着一词怜悯,最后唤起的共情感却非常之强烈。

3

对时下现象的反讽

电影中有句经典台词:

我想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飞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科技越在进步,相隔数万里的人也可以一分钟传送简讯,但人与人彼此之间的情感却在倒退。时代以惊人的速度朝前飞速发展,科技方便了你我,但也隔离了你我。

就像片名对plus的直译普拉斯,电影中在细节上也是对时下社会现象的反讽。佛像工厂的名字叫“葛洛伯”,是对英文globe的直译。

导演在采访中讲到:

就是虽然你讲的是英文,但不见得你的东西有被提升。跟国际接轨这件事情‘推广学英文,都只能说你硬件有跟上,软件却没有跟上。

还有启文与年轻女生在车里的香艳戏,女生让他叫自己Puta,他毫不怀疑就叫。而Puta的拉丁语之意是贱人。

张真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写道,民国的上海作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百姓对西洋文化崇媚不已。将不论是明星还是事物直译的现象称为“洋泾浜文化”。这种现象源于对比自己先进文化的一种崇拜和盲目。

究竟是看表面还是了解内核,这个答案在电影中可以找到。

影片全程采用闽南语,源自故事的发生地。导演的成长环境使得电影具有生活的氛围,闽南语叫做「气口」,也就所谓的在地性。

包括起初因为制作经费的不足,影片采用黑白底色。后来在此基础上对剧本另加创作,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影像,有了更加饱满的表达。

片中的所有配乐都可圈可点。最喜欢肚财在面会菜馆那段,清丽的哨声吹起,仿佛这是作为旁观者能给他最温柔的拥抱和安慰了。

虽然不会在大陆上映,但好片子不应该错过它。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