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加长版”三伏天竟然长达40天!

今日入伏!三伏天长达40天!今年7月会像去年同期一样热吗?

加长版的“三伏天”来了,今天开始,上海正式入伏,也就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虽然三伏天来了,但是本周申城还不算太热,由于位于副热带高压的南侧,主吹东南风或偏南风,出现37℃的酷暑日可能性极小,最低气温在27~28℃,最高气温在34~35℃,体感闷而不热。不过,21日到23日,受东风气流影响,上海可能会出现一些分散性的短时阵雨。

去年7月,上海的气温“热”度惊人。2017年7月21日,上海徐家汇站以最高温40.9℃,成为上海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18日至7月28日,上海连续11天达到酷暑日标准,即日最高气温超过37℃,成为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连续酷暑日最长的一次。今年的七月还会重燃“热”情吗?

气象专家说,去年7月创下热纪录的时候,上海正处在副热带高压的中心位置,低层主要都是西南气流,和海上吹来的凉风不同,西南气流会使得下沉增温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当时的最高气温会持续高位运行,均在37℃及以上。“但是今年天气形势不同,申城位于副热带高压的南侧,从高空到地面都是以东南风或偏南风为主,而夏季海洋上大气温度要明显低于陆地,因此,海上吹来的东南风会带来一些凉意。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海上,中心附近强烈的下沉增温作用不会影响到本市。所以,近期最高气温都在34~35℃,体感上也不会感觉到去年七月那种极致酷热。”

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初伏时间为7月17日到7月26日、中伏为7月27日到8月15日、末伏为8月16日到8月25日。为何三伏天有些年份30天长,有些年份40天长?气象专家解释说,三伏天有长有短主取决于历法。按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合称“三伏”。一般说来,头伏、末伏固定为10天,而中伏有时10天(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有时20天(夏至到立秋间有5个庚日时),因此,三伏天有了两个版本。但实际上,“加长版”伏天很常见,反而比30天的伏天多,1990年到2017年,“加长版”伏天出现了20次,而今年起到2020年这3年的伏天也全都是“加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