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中“酒”的别名

  根据酒的味道、颜色、浓淡、功能、作用及酿造方法、工艺过程等命名酒的称谓,丰富多样,区分细致。  

1、醥piǎo,清酒。

①晋•左思《三都赋•蜀都赋》:“觞以清醥,鲜以紫鳞。”

②唐•杜甫《聂耒阳书致酒肉》诗:“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

2、醪láo,浊酒。“醪”系指汁与渣混合的酒,也就是酒酿,因此又称“浊醪”。

辛弃疾《贺新郎》:“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3、醴lǐ,甜酒。《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4、醝cuō,白酒。古人酿酒时根据酒的颜色,有不同的名称:“酒红曰‘醍’,绿曰‘醽’,白曰‘醝’。”

张华《轻薄篇》:“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  

5、醍tǐ ,较清的浅赤色的酒。

《礼记.坊记》:“醍酒在堂。”  

6、醽líng,酒色为绿,也是一种酒的名称。李贺:“醽醁今夕酒,细帙去时分。”  

7、醽醁líng lù,酒的名称。晋代道学家葛洪《抱朴子·嘉遁》说:“藜藿嘉于八珍,寒泉旨于醽醁。”

8、酝yùn,本意为酿酒,也代指酒。

孙万寿《远戌江南寄京邑亲友》:“宜城酝始熟,阳翟曲新调。” 

9、醅pēi,“醅”的本意为酿酒,常用来代指酒。杜甫:“盘飧路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酒醅,酿成而未滤的酒。

①刘禹锡 《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以诗见贻》诗:“酒醅晴易熟,药圃夏频薅。”

②白居易《赠皇甫庶子》诗:“妻知年老添衣絮,婢报天寒拨酒醅。”  

10、酤gū,本义一夜酿成的酒。

《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11、醇酎chún zhòu,指味厚的美酒。

汉•邹阳 《酒赋》:“凝醳醇酎,千日一醒。” 

12、醇醪chún láo,原指味道浓厚的美酒,后演化为酒的代称。

《汉书·爰盎传》:“乃悉以其装赉,买二石醇醪。”  

13、醳yì,酒或醇酒的代称。“觞醳泛波。”左思《魏都赋》:“肴醳顺时,腠理则治。”  

14、醑xǔ,美酒。南朝 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尊。” 杨万里:“餐菊为粮露为醑。”宋•叶清臣《贺圣朝》“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15、醠àng,清酒。《淮南子·说林训》:“清醠之美始于耒稆。”宋梅尧臣《送渭州刘太保》诗:"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17、屠苏,即“酴酥”tú sū,酒名。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明 沈受先《三元记·辞亲》:"夜雨灯前蒙训育,春风堂上饮酴苏。"清 赵翼《己未元旦》诗:"饮罢酴酥最后觞,履端复此庆农祥。"  

18、清酌zhuó,古代祭祀所用的清酒。

①邹智《吊刘忠定公文》:“折寒梅以为羞兮,洒飞泉以为酌。”

②苏轼《送张龙公祝文》:“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昭灵侯张公之神。”  

19、清尊,亦作“ 清樽 ”、“ 清罇 ”,酒器,借指清酒。

①王勃《寒夜思》:“復此遥相思,清尊湛芳渌。”

②曾巩《戏呈休文屯田》:“纵无供帐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  

20、壶觞shāng,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

①我们熟悉的陶渊明,在《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②顾炎武《陶彭泽归里》诗:“瓮盎连朝浊,壶觞永日酣。”  

21、曲蘖qǔ niè,本意指酒母。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又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杜甫在《归来》诗中写道:“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苏拭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曲蘖有毒,安能发性”。  

22、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23、秬鬯jù chànɡ,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卣(yǒu):带柄的酒壶。  

24、昔酒,无事而饮之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 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所谓周代三酒是也。  

25、瓮头春,是指初熟酒。

唐•岑参《喜韩樽相过》诗:“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26、腊酒,腊月酿制的酒。指腊月里自酿的米酒。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唐•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缾素蚁腊酒香,金鞍白马紫游韁。”  

27、烧酒,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一为唐时酒名。白居易《荔枝楼对酒》诗:“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28、椒浆,为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