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比港进入“20000TEU+”新时代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今日,时代的车轮再次让两大文明古国联袂牵手。


2018年2月26日,神祈下的爱琴海波光粼粼。希腊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货如轮转。

这天,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COSCO SHIPPING Piraeus Container Terminal,以下简称“PCT”)开启第三个2万标准箱级集装箱泊位运营,同步迎来“中远海运金牛座”(COSCO SHIPPING TAURUS)集装箱船首航,这也是希腊航运史上第一次迎来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进港作业。

希腊比港“20000TEU+”新时代就此开启。

中国驻希腊使馆临时代办高文棋、希腊航运与岛屿政策部长PanagiotisKouroumblis、希腊基础设施和交通部部副部长NikolaosMavraganis、比雷埃夫斯市市长YannisMoralis、希腊国会议员、各党派代表,以及来自希腊航运界、中希方媒体及中远海运客户代表等约3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中国驻希腊使馆临时代办高文棋致辞。

中国驻希腊使馆临时代办高文棋致辞表示,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比港项目很好地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五个核心内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随着该项目的不断推进,中希两国在多边领域的合作将会更加多元化,也将更加更牢固!

希腊航运和岛屿政策部长Panagiotis Kouroumplis致辞。

希腊航运与岛屿政策部长PanagiotisKouroumblis表示,第一艘2万TEU集装箱船舶首次在比港莅临靠泊,说明与其他欧洲港口相比,比雷埃夫斯港已具备成为现代港口的实力。中希各方正克服困难,携手努力,在希腊把“一带一路”倡议变成现实。

中远海运港口PCT三号码头西侧的第一个泊位水深19.5米,截至目前岸线已建成延伸至500米岸线,配备5台双40尺起升,可操作26排集装箱船舶桥吊,操作超2万TEU的未来一代集装箱船舶。


PCT还将继续投资建设3号码头西侧,新岸线与先进桥吊等设备将陆续投产。按照计划至2019年年初,3号码头完全建成后的总面积将达34万平方米;有4个水深超过18.5米的泊位、作业岸线总长近1,400米;配备13台双起升桥吊、6台轨道吊和24台电动轮胎吊,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00万TEU。届时,加上2号码头,PCT码头年度通过能力将达到620万TEU;再加上PPA管理的1号码头,整个比港将拥有5个万箱集装箱船的操作泊位,年度通过能力将达到720万TEU,硬件条件居地中海之首。

#连接那片海#

2008年11月,中远海运港口通过市场竞标方式,赢得希腊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30年特许经营权,并可延长5年。旗下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PCT)于2010年6月1日开始管理比港的2号集装箱码头,随后开始填海建造(部分已经投产)比港3号集装箱码头。

· 2016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374万TEU,超2010年88万TEU的4倍多;比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从第93名跃升至第38名。

· 2017年比港吞吐量突破400万标准箱,全球排名有望继续上升;同时,PCT着力优化操作流程,其操作效率在2017年已经跃升为地中海地区第一。

2016年8月,中远海运集团与希腊政府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开始营运PPA(比雷埃夫斯港务局)。中远海运集团与比港结成了更加紧密的战略发展共同体。

延伸阅读

希腊比港第一艘2TEU集装箱船“中远海运金牛座”

根据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集装箱船队的航线安排,2018年2月26日,近日刚从中国上海下水的“中远海运金牛座”号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挂靠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并在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3号码头进行作业。这是希腊航运史上第一次迎来2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进港作业。

“COSCOSHIPPING TAURUS”(中远海运金牛座)总长400米(约5架空客A380),船宽58.6米(甲板可停放34节和谐号CRH3列车),最大吃水16米,设计航速22.5节/小时,最大载重量200000吨,最大载箱量20119TEU,配备1000个冷藏箱插座,入DNV-GL和CCS双船级。船上还预留有使用LNG燃料的装置系统,以满足特定航线大容量LNG燃料舱未来的改装需要。“金牛座”于2017年6月6日下水, 2018年1月10日试航,1月27日完成命名。

该轮从上海出发,挂靠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为中国华北、华东地区和东南亚提供到希腊和西北欧主要国家的快速、可靠的直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