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化工企业爆炸解密,生产未申报产品,环评显示非重大危险源

7月12日傍晚,四川宜宾恒达科技发生爆炸着火重大事故。消防部门出动了42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官兵。直到当晚8点42分,才将现场明火扑灭。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

挂羊头卖狗肉, 生产未申报产品

经过调查发现,除了存在未批先建,未进行消防验收等重大违规之外,还存在车间产品申报不符。

根据环评显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硝基间苯二甲酸2000吨和2-(3-氯磺酰基-4-氯苯甲酰)苯甲酸300吨的生产能力。

调查组后来发现,事故发生时,二车间二层正在生产三氮唑,三层正在生产“咪草烟”。三氮唑是一种农药原药,咪草烟则是除草剂。这和之前报批的产品完全不一致。

三车间原本报批生产2-(3-氯磺酰基-4-氯苯甲酰)苯甲酸,但事故发生时,这里正用双氧水对废水进行氧化、脱色。

另一违规点是,事发时,四车间正进行邻乙基对硝基苯胺的中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应急管理部)曾经发文,禁止在生产区内建设中试场所。

环评显示非重大危险源

环评显示项目生产区、贮罐区物料贮存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环评中进一步指出,根据近几年国内相关风险事故的频率高低、影响范围大小,结合项目物料的物化性质和贮存量,本评价确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为间苯二甲酸和[CABBA]2-(4-氯-3-氨基苯甲酰)苯甲酸受热燃爆,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物CO 进入大气事故。

环评批复中要求:(九)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要求,加强对项目储、运及使用全过程的环境风险管控,构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业、园区相衔接的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对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人群实施紧急疏散,确保环境安全。

厂内有人员居住区

根据环评批复要求(七)为控制和减小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报告书要求在1#生产车间边界外100米、2#生产车间边界外100米和储罐区边界外100米分别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此范围内现无人居住。今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批准新建医院、学校和居民点等环境敏感建筑和设施,新引进项目应注意与本项目的环境相容性。

但是在恒达科技厂区内看到,集办公室、食堂、员工宿舍于一体的办公楼,距离爆炸发生的车间只有30多米,两者中间没有任何物理隔离。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令办公楼受到十分严重的损毁,楼内玻璃尽碎,门板和天花板掉了一地。幸好,事故发生时办公楼内无人受伤。

而且办公楼使用的玻璃并不是钢化玻璃。对于化工厂来讲,这样的玻璃是不允许使用的。

欢迎点评,欢迎关注“人力资本”,欢迎继续阅读: